柯文哲推壯世代文化運動 鼓勵長者重返職場打造「長壽經濟」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右四)今天上午出席「開創壯世代,美好第三人生」政策記者會。記者季相儒/攝影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右四)今天上午出席「開創壯世代,美好第三人生」政策記者會。記者季相儒/攝影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天說,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現在許多長者愈活愈年輕,不是傳統觀念上的「銀髮族」,應該把55歲以上的人正名為「壯世代」(strong generation),因此他提出「壯世代文化運動」,要讓「銀髮海嘯」轉為「長壽經濟」,打造下一座台灣護國神山產業。

柯文哲上午在競選辦公室舉行「開創壯世代,美好第三人生」政策記者會,邀請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政大勞工研究所所長劉梅君、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台灣經濟研究社社長孫智麗等等人與談,成為首場在新莊競選總部舉行的大型活動。

柯文哲指出,台灣的出生率持續下滑,成為全球倒數第1名,已經是國安問題,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全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現在的照顧模式不改變,臨終前平均臥床時間長達8年,所以活得長沒有用,而是要活得有品質,否則最後都躺在床上當植物人。

柯文哲說明,出生到求學、進社會前為「第一人生」,進社會工作為「第二人生」,退休後則是「第三人生」,但是台灣有95%的長照預算,用在照顧15%的失能者,另外還有85%身強體壯的人,而台灣55歲以上的人擁有三分之二的社會資產,退休後卻不敢花錢。

柯文哲再指,根據統計,台灣估有3兆元儲蓄,其中2兆都是55歲以上所有,如果因為觀念保守,導致社會財富流通停滯,容易淪為死水型社會。

柯文哲認為,台灣的問題在於,過了50歲之後,勞動參與率下降,65歲以上的勞動率僅有8.4%,反觀南韓為32%,日本則為24%,台灣現在的缺工問題很嚴重,解方不是引進外籍勞工,就是鼓勵大家繼續工作,重點是思想改變,讓「銀髮海嘯」變成國家發展動力。

柯文哲提出三大解方,包括「壯世代文化運動」、「長壽經濟為護國神山」及「世代共融,全齡共創」,主張讓政府帶頭正名,去除老人的負面標籤,其次是成立第三人生大學,把退場大學養生村化,讓壯世代積極追求人生;第三是數位正義轉型,弭平世代間的數位落差。

柯文哲表示,政府要鼓勵壯世代繼續生活、繼續工作、繼續消費,未來相關的長壽經濟,有望成為台灣新的「護國神山」產業,但是需要修正相關的退休法規,鬆綁勞動與金融法規,另外還要成立國家級的「高齡研究所」(Age Lab),仿效當年資策會、工研院的模式,推動研發、技轉、育成及培育新創。

柯文哲還說,如果這樣的「長壽經濟」可以成功,未來要典範輸出至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將中國大陸等,台灣的觀念領先,可以搶下東亞3億高齡人口市場,2025年相關商機估計可達3兆5937億元新台幣,相較2001年成長4.4倍,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商機趨勢。

柯文哲也說,他規劃在行政院成立「壯世代發展委員會」,由部會層級統籌推動各項事務,同時併入少子化辦公室、高齡化辦公室,專責世代共融,而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將在雙北舉辦,可以結合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趨勢,培養壯世代選手奪取金牌,帶動壯世代運動潮。

2024總統選舉 2024選舉 柯文哲

延伸閱讀

柯文哲拿砒霜比喻民主初選 侯辦:政治學者做何感想?

謝龍介提當閣揆可辭副總統 柯文哲:請先翻閱六法全書

每天被情勒!柯再批侯民主初選提案:砒霜喝半罐還是死掉

影/朱立倫稱柯是婚前症候群 柯文哲:沒聽過這名詞

相關新聞

2024總統大選/台上鞠躬 侯友宜、趙少康宣布敗選

今為2024總統大選投開票日,國民黨正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今晚7時56分,宣布落選。

賴清德談新內閣「不會完全是民進黨」

民進黨主席、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昨晚表示,未來閣揆及總統府秘書長人選將會符合「跨黨派、跨世代、跨領域」的民主大聯盟原則;不只...

賴清德:已在思考閣揆和部會首長 不會全是民進黨

民進黨主席、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今晚登上「仁愛路四段507號」直播節目,與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及苗博雅對談。被...

補選大戰/520上路前 賴清德先戰6場補選 蘇治芬:賴政府的硬仗、苦戰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520就職上任,橫在眼前的是5縣市、6選區的地方鄉鎮長和議員補選,這次補選被視為2024延長賽。由...

獨/民眾黨中評會通過「黃珊珊條款」 禁不分區立委雙重黨籍

民眾黨前秘書長謝立功日前踢爆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黃珊珊有親民黨、民眾黨雙重黨籍,而黃珊珊未回應。據了解,民眾黨中評會今...

邱毅指柯文哲成藍綠選民的中途之家 有機會取得執政權

前立委邱毅今天在臉書表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成功讓民眾黨成為綠色選民離開民進黨,卻不願前往國民黨的中途之家,同樣道理,柯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