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逾一年 普亭終於改態度講「這詞」

俄羅斯總統普亭。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亭。美聯社

過去超過15個月的時間,俄羅斯一直在烏克蘭打一場克里姆林宮拒絕稱為戰爭的戰爭,但現在情況改變了,俄羅斯總統普亭開始更頻繁地使用「戰爭」這個詞彙。

路透社報導,當普亭(Vladimir Putin)在去年2月24日將軍隊派至烏克蘭時,他稱為「特別軍事行動」(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克里姆林宮、俄國各部會首長和國營媒體都採用這種委婉的用詞。

入侵烏克蘭後不久,一系列廣泛的法律實際禁止俄羅斯媒體將這場衝突稱為戰爭。俄國媒體被勒令不能使用「戰爭」這個詞,不遵守就會面臨關閉的命運。

但根據克里姆林宮提供的文字紀錄,為回應俄羅斯所稱烏克蘭對莫斯科發動的大規模無人機攻擊,普亭於上週談到烏克蘭時,使用了4次「戰爭」這個詞。

普亭表示:「不論我們說什麼,他們總是想怪罪在俄羅斯頭上,但這是不對的,我們並沒有挑起這場戰爭,我再說一遍,基輔政權於2014年在頓巴斯(Donbas)地區開啟了這場戰爭。」

這段談話由俄羅斯國家電視台(Rossiya)在最重要的週日時段播送。克里姆林宮記者札魯賓(PavelZarubin)告訴觀眾,普亭在幕後對這場衝突投入了大量時間。

烏克蘭東部衝突始於2014年,當時親俄烏克蘭總統的政權在「廣場革命」(Maidan Revolution)中被推翻,之後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Crimea),俄國支持的分離主義勢力與烏克蘭武裝部隊發生戰鬥。

為紀念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擊敗納粹德國,俄國人於5月9日歡慶勝利日,普亭在紅場(Red Square)向二戰退伍老兵說:「一場針對祖國的真正戰爭再次發動了。」

近幾個月,俄國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Shoigu)、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及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Prigozhin)都曾在公開場合使用戰爭一詞。

俄國貝爾哥羅德州州長葛拉特卡夫(VyacheslavGladkov)表示:「我們基本上就是在戰爭狀態下生活。」貝爾哥羅德州於最近幾週頻頻受到攻擊。

俄國菁英階層人士在私下稱這場衝突為戰爭,公開場合也逐漸接受戰爭用詞的情況,讓人感受到克宮態度的變化。

一位駐莫斯科的西方外交官表示:「令人震驚的是,普亭和俄國菁英似乎在打破自己的規則。」

他還說:「更重要的是,這些轉變預示著什麼樣的未來,是否代表戰爭將以更堅決的方式進行?而戰爭中的俄羅斯又會是什麼樣子?」

烏克蘭 俄羅斯 俄烏戰爭 普亭

延伸閱讀

潘斯宣布角逐白宮寶座 切割前長官川普

艾爾段向俄烏總統提議 設國際委員會調查水壩破壞

俄羅斯再傳內鬨?瓦格納首腦:俄軍試圖炸死我的手下

金磚五國試圖提高國際話語權 歡迎新成員加入

相關新聞

叛逃俄羅斯的前烏克蘭議員遭槍殺!疑是烏國家安全局下的手

一名叛逃俄羅斯的前烏克蘭國會議員在莫斯科郊區一處公園遭槍殺,幕後主使疑為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

俄聯邦安全局探員在烏克蘭叫外送「慘遭下老鼠藥」3人中毒身亡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三名探員在烏克蘭吃下含有砷與老鼠藥的外送餐點後中毒身亡。第四名探員則命在旦夕。

一切都為了戰爭?俄羅斯明年財政預算出爐 經濟專家難以置信

本周五(17日),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對2024年財政預算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支出預計達到36.6萬億盧布,收入達35萬億盧布。政府希望通過國家福利基金的資金和貸款來彌補1.6萬億盧布的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9%),該基金通過石油和天然氣收入以及管理基金的方式獲取資金...

華爾街日報:俄回購已售出軍火補充侵烏庫存 埃及估下月起交付

華爾街日報報導,俄羅斯正試圖回購已出口的部分防禦系統,以補充入侵烏克蘭的軍火庫存。華爾街日報在8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引述三...

影/挺烏被徵召?俄國TikTok網紅機場收兵單 表演台上崩潰昏厥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俄羅斯網紅Xolidayboy疑因挺烏克蘭影片被徵召入伍,收兵單不久後在表演台上崩潰昏厥。

俄烏戰爭陷入僵局 傳美歐官員跟烏克蘭政府探討對俄和談議題

NBC新聞4日披露,美國與歐洲官員已經開始跟烏克蘭政府祕密探討,對俄羅斯的潛在和平談判可能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結束戰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