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連見4車「停斑馬線」卻無法檢舉 網酸:台灣大違停時代

一名網友表示,近日在路上看到許多車輛違規臨停卻無法檢舉,抱怨台灣交通與制度很誇張。圖/翻攝自PTT
一名網友表示,近日在路上看到許多車輛違規臨停卻無法檢舉,抱怨台灣交通與制度很誇張。圖/翻攝自PTT

一名網友分享,近日在路上接連看到4輛汽車違停,用行車記錄器拍下準備檢舉,才發現必須錄滿3分鐘,並且需拍到該車駛離畫面,否則會被視為證據欠缺而退回舉發,讓他感到十分傻眼,直呼「偉哉台灣,偉哉行人地獄」。

原PO在PTT發文表示,前幾天回家路上,短短3分鐘路程就看到4台汽車都臨停在斑馬線上,每台都有錄到約10秒,便上網以「汽車在行人穿越道違規臨時停車」提出檢舉。原本以為能妥妥地舉發成功,但系統卻要他補正「車輛停止時間未滿3分鐘之影像」,且必須要包含停車及駛離的畫面,讓他感到很不解。

原PO聯絡承辦警員後,對方表示規定就是這樣,「要有駛離畫面,否則不知道是違規臨時停車還是違規停車,無法開單」。原PO不死心,又詢問了另一位警員,對方向他解釋,依據交通部下達的函令,就是要有駛離畫面才能以違規臨停舉發,因為行政罰不能輕易變更,要有明確的違規判定才能立案。

原PO指出,若要舉發違規臨停,需要提交3分鐘且車輛有駛離的影片,舉發違規停車則要錄超過3分鐘,兩者皆很難達成,「誰敢站在那邊錄3分鐘,不怕車子意外暴衝過來?」他無奈感嘆,「偉哉台灣,偉哉行人地獄,打不過啊打不過,大家用路時各自注意安全吧」。

文章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難怪斑馬線停車越來越多」、「沒人閒著去錄你3分鐘就沒事,實際上我看到路過的警車根本不會主動驅趕」、「我檢舉在人行道臨停也過不了,他說因為看不到駕駛有無在車上,所以不能判別是不是臨停,超蠢」、「這就是所謂大違停時代,歡迎光臨」、「大違停時代,還沒跟上嗎」。

不少網友感嘆,「守法的是白痴」、「每次都覺得乖乖找車位的自己像個傻子」、「現在就不能檢舉,不要管那麼多了」、「不用浪費時間檢舉了」、「打不贏就加入囉」、「交通部都要求警察勸導優先,等於實質限縮檢舉違停的主管機關交通部都這樣要求,警察也只能依現行規定走」。

違停

延伸閱讀

「單身又懶又廢」婚後卻事業運爆發…為家庭天秤變認真、巨蟹變勇敢、他變另個人

帶所有存款來台灣!俄正妹霸氣向男友求婚:沒錢我養你就好

馬來西亞人大讚台灣治安好 用餐見一幕直喊:「不可思議!」

她在公廁綁頭髮被嗆!清潔阿嬤開罵「保護洗手台」 網傻眼:有何不可?

相關新聞

讚!小兄妹坐高鐵博愛座...見孕婦即熱心讓座 女童1動作暖哭網友

讓座理應發自內心,真誠行為才是暖心!台灣有女生表示,日前見到有2兄妹坐在高鐵博愛座(港稱「關愛座」),母親則隔着走廊坐在另一側,正忙於處理其他事情,其間有1名孕婦上車,女童見狀打算讓座,但遭到孕婦婉拒

布萊N機票又出現「SSSS」!內行人曝1類人中獎率高:登機恐被抓下來

「機票達人布萊N」7日從桃園機場搭乘達美航空首航班機,飛往美國西雅圖,沒想到登機證被蓋了神祕的「SSSS」,必須進行高規格二次安檢,讓他哀號「已經不是第一次中獎」。貼文一出後,意外釣出不少苦主。

他批門診掛號費「250漲到500元見鬼」 反被網嗆:台灣算好了

衛福部取消全國統一的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已有部分醫療院所調整掛號費,調整後費用落在170元至500元間。

嫁來台灣15年!越南女靠1招大賺:收入養全家

一名男網友分享,與越南老婆結婚已15年,生了4個小孩,期間老婆不斷介紹鄉親來台結婚,靠介紹費賺到不少錢,讓他直言「比工地上班還好賺」。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公德心呢?自行車隊「過境」超商垃圾滿地 網看傻:店員好衰

從台北富貴角燈塔起步、至終點屏東鵝鑾鼻燈塔,總里程520公里,一日北高/雙塔是非常有名的單車活動,近日再度舉辦,吸引大量車友共襄盛舉...

新婚老公手機暗藏「心寒秘密」!人妻發現丈夫的另一面 網友籲快逃

不少人都有觀看色情影片的習慣,理應不會影響到其他人。一名新婚人妻在網上表示,自己翻查丈夫的手機,進入相簿「已隱藏」和「已刪除」項目,發現不同女生自慰的裸照和自拍影片,甚至有丈夫觀看情色直播時用螢幕錄製的自慰影片,丈夫更是進入了和偷拍有關的群組。人妻當下大感崩潰,「覺得老公心靈出軌」。對此,有網友批評,「可憐的男人,看個片而已被說心靈出軌,搞不好做個春夢然後對象不是妳,妳也會說他出軌」,但也有人認為「除了偷拍的不行,其他都很正常」、「看到『偷拍的群組及影片』,快逃,真的。妳不知道他會不會把妳的影片也流出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