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網路的即時模擬環境開發

圖1 : The Grid Lab(上)及用來模擬電網網路的路由線路終端(下)。(source:DLR)
圖1 : The Grid Lab(上)及用來模擬電網網路的路由線路終端(下)。(source:DLR)

[作者 DLR e.V.]

本文敘述如何透過電、熱及交通運輸(或移動性)等領域的整合,以分散式設施和可再生能源為特點,促使工程師與研究人員尋找出方法,設計以在地風力、太陽能等能量來源等發電方式為基礎,並且穩定、有效率的能源系統。

傳統的發電和配電通常與燃燒化石燃料的大型、集中式電廠有關。然而,有一種新的模型正逐漸在世界各個地方興起,這種模型以分散式設施和可再生能源為特點。做為這項根本性轉變的一部份,工程師與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方法,設計以在地風力、太陽能,以及其他更乾淨、仰賴天氣的能量來源等發電方式為基礎,並且穩定、有效率的能源系統。

我們在 Institute of Networked Energy Systems的團隊(亦隸屬於德國太空中心(German Aerospace Center;DLR)的55個機構之一),正積極地研究強健的電網運作,透過電、熱、以及交通運輸(或移動性)等領域的整合來促進這項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研究需要結合數位模擬和在真正的電力硬體上進行的現場測試。然而,模擬雖然可協助持續探索,因為成本太高或太危險,而難以在真實設備上面測試的情境,但它還是不能完整地考量到延遲、時鐘同步(clock synchronization)、和其他真實世界的效應。

為了縮短電網模擬與現場測試之間的差距,我們成立了Networked Energy Systems Emulation Centre (Grid Lab;圖1)。Grid Lab的主要特點是實驗性電網設置與模擬環境和模型的整合。其中最重要的角色由18個功率放大器來擔任,這裡面每一個功率放大器可以提供或消耗的功率最高可達50 kVA。它們可以用來代表實驗性電網當中的網路參與者—例如完整的建築物、公寓、光伏逆變器(photovoltaic inverters)、電動車充電站、以及熱泵(heat pumps)等。

除此之外,還有超過16個雙向的DC源/匯系統,每一個都可以在最高電壓1,500 DCV下提供高達15千瓦的功率。這項整合之中也包含一個30 kVA的同步發電機(synchronous generator),我們只用這個發電機來仿效傳統電廠的功能,重現不同旋轉動能對於慣性頻率支持(inertial frequency support)的影響。

實驗室運作的核心元件是即時模擬,還有使用Simulink、Simulink Real-Time,和Speedgoat目標機台所建立的測試環境。該環境能夠幫助建立控制策略和整個電網的模型,然後執行與真實世界電力硬體整併的即時模擬。我們可以使用這個環境來將處理流程推到它們的額定運作條件之外,然後安全地評估結果。

此外,該測試環境還可以使用由合作夥伴和供應商提供的商用儀器執行即時測試,快速地檢驗新的構想,以及我們自行開發的控制演算法。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3.5第91期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

半導體自動化(2023.5第91期)
半導體自動化(2023.5第91期)

延伸閱讀

郭董喊「一縣一核電」 台電總座:技術與核廢料須有共識

花蓮箭筍、竹筍遭獼猴吃光 縣府向中央爭取防猴電網

重電族群電力旺 多檔爆量大漲逾5% 士電、亞力強攻漲停

東京「迷你世界博物館」全新升級!限定優惠、微型模型DIY工作坊登場

相關新聞

落實馬達節能維運服務

迎接這波來勢洶洶的綠色通膨浪潮下,就連鮮少調漲的住商用電也無法倖免。惟若對於近年來持續投入開發再生能源、高能效馬達等節能減碳設備軟硬體和系統整合商而言,則可望將之深入智慧城市建築、產業應用,未來甚至還可望加速AI、Digital twins落地,掌握設備維運服務商機。

馬達自動化系統加速節能

根據能源局統計,目前在台灣工業部門約占總用電量一半以上(56%),馬達驅動系統又占其中64%;若再加入廠區既有的廠務設備,涵括:空壓機、廢水及排氣處理的泵浦、空調系統的冰水機等驅動馬達,恐將達到70%;甫於2023年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更要求實現2030年能效倍增目標,顯見透過馬達增效、節能減碳已刻不容緩!

機械產業白皮書勾勒10年藍圖

面對近年國內外政經情勢快速演變,機械公會在今年初與工研院合作發表新版《台灣機械產業白皮書》,並勾勒出了2035年機械產業的發展情境及目標為:產值倍增突破3兆、附加價值率達到35%以上、與人均產值新台幣600萬元的10年藍圖。

IPC引AI、資安盼觸底反彈

儘管因疫情期間遠距作業需求不再,加上總體經濟景氣低迷,都讓2023年台灣IPC產業盡力去庫存、大廠營收普遍不佳。所幸隨著人工智慧(AI)話題興起,促使業者分別投入邊緣AI算力和應用發展,進而打造軟體平台練功、提升OT資安實力,可望能觸底反彈。

加入AI更帶勁!IPC助益邊緣運算新動能

隨著AIoT架構不斷的擴展,再加上AI技術的持續成熟,邊緣運算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邊緣AI」開始成為市場的新寵,為邊緣運算技術帶來新一波的動能,而IPC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工具機數位分身 實現AI智造願景

數位分身可以預測機器的運作狀態,透過結合實際機器運作資訊,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際系統的性能。此外,還能更精確地掌握因故障、壽命終止等原因進行維護的時機,實現機械系統更好的運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