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幾乎一模一樣!統測考題疑抄外國網站文章 教團:傷害測驗可信度

桃園外送員凌晨等紅燈突倒地 「原因曝光」警暖送便當

把握好天氣!明高溫恐飆破36度 這日起變天「雷陣雨連炸3天」

海巡署長首現身 接待陸方漁民死者家屬

陸方家屬重回金門海巡隊察看海巡隊艇,仔細察看海巡小艇四周,錄影蒐證,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記者蔡家蓁/攝影
陸方家屬重回金門海巡隊察看海巡隊艇,仔細察看海巡小艇四周,錄影蒐證,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記者蔡家蓁/攝影

陸船翻覆釀兩漁民死亡案,兩岸談判連日卡關,癥結在於陸方要求執法的海巡人員公開道歉。消息人士表示,目前兩岸試圖找出一個折衷點,讓陸方覺得受尊重、海巡署也有台階下。而海委會政務副主委兼海巡署長周美伍昨首次現身,雙方討論後神情明顯緩和,不再劍拔弩張,外界認為應該已達成相當程度共識,周才出面準備拍板定調。

此外,最初海巡署態度強硬,規定只有死者家屬可以察看失事船隻,在昨閉門會議後,「放軟」首度讓紅十字會人員與死者家屬重回金門海巡隊勘驗失事的大陸漁船與海巡CP1051艇,據了解,紅會顧問黃天定,就是晉江市漁業大隊深滬中隊中隊長,是相關的專家;他們前後仔細察看半小時,還拿出捲尺丈量,並拍照錄影,勘查後與海巡署進行晤談。周美伍首次現身接待,雙方互動良好,但對勘驗結果都低調不語。

陸方家屬代表抵達金門五天,連日舉行多次閉門會議,據消息人士透露,雙方的關鍵癥結點就在「公開道歉」,但這牽涉到兩岸高層的面子,才僵持不下,但多場會議下來,彼此態度都有軟化;周美伍現身,金門在地人士認為是雙方即將形成共識的象徵。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陸方提出「查明真相、公開道歉、究責」三項要求,因他們不相信海巡署與陸委會,堅持要金門紅十字會到場見證。總幹事呂忠飛專程與會,呂說,他只是到場「見證、旁聽」,站在人道關懷,主導權在中央,有需要會全力幫忙。

初步討論後,傳出我方主動開出每名死亡漁民台幣七百五十萬慰撫金,後續賠償恐再創天價。金門紅十字會前總幹事許金象表示,二○○五年三月海巡署也曾因執法意外造成大嶝漁民兩死,當時大陸漁民群情激憤,集結兩千多艘漁船將開往金門討公道, 當時他先前往大陸致贈慰撫金表達誠意,不久陸方組團到金門處理賠償金事宜,最後一人賠付人民幣五十萬(約台幣二一三萬)。

消息人士也透露,陸方覺得海巡有疏失就該認錯,要求道歉,並把艇長、副艇長與另兩人找出來,此事才能解決;但海巡署認為檢方調查結果沒出來前,如果海巡先認錯,可能會影響判決。目前海巡署態度軟化,面對家屬要求,除了公開道歉無法答應,包括安排晉江紅會工作人員察看陸籍漁船等都全力配合;如何道歉是雙方要尋找的最大共識。

據了解,不少金門的民間友人勸家屬,司法與慰撫金應該「脫勾處理」,讓亡者安息,家屬也有保障。

據了解,此案一開始金門跟晉江紅十字會都以為會按慣例「紅會對紅會」,雙方依照以往默契可快速解決,但後來陸委會插手,主動和對岸溝通,反而讓事件一發不可收拾。

兩岸關係 海委會 海巡署 紅十字會 金廈海域 陸委會

延伸閱讀

中國死者家屬重查事故艇 海巡署長會談現身接待

嚴格取締大陸船舶?海巡署:近3年呈下降趨勢

金門翻船案 陸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台灣要深刻檢討

陸船翻覆案 消息人士:水到渠成「兩方只差一個台階下」

相關新聞

無共識!控海巡扭曲事實 陸代表返陸

大陸漁船在金門海域翻覆兩死案,兩岸代表十五場協商談判仍未達共識;陸方代表前天緊盯海委會及海巡署官員在立法院專題報告及答詢...

海巡署長還原執法過程 周美伍:怎可能沒影像

大陸快艇非法越界金門海域翻覆事件延燒,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昨天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答詢表示,碰撞和撞船不同,登檢過程本身就是持續調整位置、持續碰觸的過程,碰撞是必然;她接受國會監督,但必須捍衛海巡執法立場。不過,管碧玲坦言,海巡第一時間說明的社會溝通確實不足。

獨/立院今攻防陸船翻覆案 陸方代表隔海緊盯直播 不滿管碧玲「硬凹」

陸船翻覆釀2死案,今天聚焦在立院攻防,陸方代表與海巡署官員今暫停協商,陸方人員上午都待在金門飯店內觀看直播,全程緊盯,據...

陸船翻覆案 海委會專案報告立院定調「撞船」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安排「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專題報告並備詢。會議一開始,藍綠立委為了程序問題登記發言順序...

管碧玲傳訊高金「失禮」 海巡報告還扯原住民同仁升遷?

陸船翻覆事件延燒,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安排「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專題報告,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卻將書面報告名稱...

陸船翻覆案 戰場今移到立院

報告結果 左右本案後續發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