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33歲湖人前球星莫里斯驚傳離世 湖人「心碎」

113會考自然衝刺/留意病毒疫苗、食安時事 別再練習艱澀計算

20年前「Nokia口紅機」出土勾出網友憶當年 過來人淚崩:超潮但打字超累

盛治仁/美好人生 關鍵在良好人際關係

最近閱讀了一本根據哈佛大學歷時八十多年的跨時代研究所寫成的書《美好人生》,覺得對現階段的自己很有啟發。這份研究從哈佛的二六八位大二學生開始,想要知道影響他們健康的長期因素;後來又擴大到來自波士頓貧民區的四五六位年輕參與者,多數是移民後代。研究者追蹤他們一生的發展,定期訪談,甚至還加入參與者的下一代進入研究範圍。

這個還在進行中的研究案最重要的發現,就是跟參與者身體精神健康和長壽最有關連性的因素,不完全是一般人想像的職涯成就、運動、健康飲食等,而是「好的人際關係」。舉例來說,五十歲時最滿意自己人際關係的人,也是八十歲時身心最健康的,而社交連結度較高的人,在任何年齡的死亡風險都較低。

好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當然是自己最親近的配偶和家人,這部分的影響其實不必贅述,大家都能理解。其次是朋友的力量,讓我們不必孤獨地面對各種情境或壓力,對成年人健康與幸福之影響遠高於多數人的認知。

另外一個重要的人際關係場域在職場。多數人清醒的時間有一半以上在工作,如果在職場上沒有發展出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人生會有一大塊缺憾。工作中的友誼,不但帶給人們歸屬感,更有一起完成事情的革命感情。換個角度想,工作和生活不必然是需要分割的,也不是為了生活才工作;工作中一樣可以發展出強大的情感連結和支援體系,帶給我們豐富且有意義的人生。

研究還有其他發現值得深思。首先是提到美好的人生是複雜的人生,而且過程很重要,不要只聚焦在結果。回想自己和周遭許多人的生活,不就是設定並達成一個又一個的短中長期目標?但是經常忘記去體驗和享受那個過程。

換一個角度來看,人生的結果,不管你是王公貴族、富商巨賈或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樣地走向墳墓。一生奮鬥「結果」的再大成就和再多財富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如果人生過程只專注於達成目標而沒有享受過程,就真的太可惜了。

享受過程,或說活在當下,是我很欠缺的特質之一。長期的生活習慣一直都在追求更高的效率,手上做一件事,心裡想著下一件。讀書的時候要同時聽新聞,吃飯的時候同時看手機,以致常常食不知味。希望今後要學習放慢腳步,享受做每一件事情的過程,吃飯就好好吃飯,咀嚼食物的滋味;聊天就專心聊天,享受伴侶的同在。不要想所有事情都同時做,但每一件事都匆匆忙忙,而要學習慢活的功課。

我們經常會覺得,現在面臨的這個關卡很重要,等到熬過去了,再來思考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總是認為未來時間還有很多。但就是這種心態轉眼就過了五年、十年甚至大半輩子,結果還是一成不變。

透過這個上千人、近百年的生命歷程和生活經驗得到的寶貴結論,要追求美好人生永遠不嫌太晚,關鍵就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現在就省視自己的人際關係,該建立的、該修補的立刻開始。期許自己,現在改變,活在當下,活出美好。(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哈佛大學 職場

延伸閱讀

今是節氣大雪!民俗專家提醒「三類人」注意人際關係和健康

獨立不等於跟愛情誓不兩立 登電商電子書金句榜

管好你的嘴!2023最後一次水逆「5星座淪重災區」 水瓶少八卦,巨蟹當心吹牛被識破

靠最後一個月!「3生肖」12月鹹魚翻身 虎勢不可擋、第一名財運超強

相關新聞

蘇益仁/賴清德準總統的癌症三支箭

四月廿七日,賴清德準總統與政府團隊參加了健康台灣顧問團隊的最後一場結論會議,提出了多項未來方案,以確保健康台灣政策的執行...

劉維公/第三波創意經濟

二○一八年八月,音樂家馬友友啟動全球巡演的巴哈計畫(the Bach Project)。巴哈計畫為期兩年,馬友友在六大洲...

魏國彥/野狗為患,怎麼辦?

「愛牠,就不要拋棄牠」,寵物店門口貼著這樣的招貼,人間「始愛終棄」的故事也在這裡發生。

薛承泰/撥亂而未反正的二度年改

二○一六年蔡政府成立年改會,聲稱一年內完成年改。當時筆者即預言,財務危機最大且最急迫者是勞保,民進黨是不會改的。八年過了...

李清志/都市裡的陶淵明

德國導演文溫德斯最近推出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感動了許多人。主角是資深日本演員役所廣司,他飾演一位東京的廁所清潔員,在...

辛翠玲/當中國電動車搶市 歐盟怎解?

過去兩年間,中國汽車出口超越德國與日本,躍居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囊括全世界電動車銷量的三分之二,掌握全球七十六%的電池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