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PI低於預期…美股三大指數同創新高 台積電ADR漲2.39%再攀新高

薛承泰/撥亂而未反正的二度年改

二○一六年蔡政府成立年改會,聲稱一年內完成年改。當時筆者即預言,財務危機最大且最急迫者是勞保,民進黨是不會改的。八年過了,蔡總統即將結束任期,無視於勞保基金精算報告所揭示,截至二○二三年潛藏負債已飆破十三兆元,財務黑洞逐年擴大,果真把勞保危機留給了下一任。

筆者當年會如此說,除了知道民進黨一向以選票為重,卻擅長以公平正義作為包裝,讓人們誤以為公教是超得利益者。此外,在二○○七與二○○八年期間推動勞保年金化,為了討好勞工,將給付率從一點一%上調一點三%而後一點五五%,形成財務危機的根源,當時的幾位主責官員與立委,和當前自稱「改革者」是同一框,怎可能真改革?

由於數量高達一千多萬的勞工得罪不起,年改會為了交出成績,拿人口數只有勞工十六分之一的公教來開刀,阻力最小。另一方面,政府儘管不是勞工的雇主,每年拿數百億甚至千億的納稅錢當作勞保續命丹;卻不願意履行對公教的「完全支付責任」,遑論年改當時公教保險基金水位仍高且尚未下降!

公教年金改革主要手段,採逐年降低所得替代率,但這只能將基金破底時間延後約十年,也因此,在新法中增加斷尾條款,新進公教人員改採新制(個人帳戶),政府責任大幅退卻。此外,新法因溯及既往,違反了誠信原則;未考慮繳保費的多寡而逕以勞工所得替代率為對照,也違反了公平原則。

這個新法就是二○一七年六月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與《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此次國民黨提出所謂的「二度年改」,主張停砍退休俸,只能說是「撥亂」但尚未能「反正」,因為財務問題仍懸而未決!

由於確定給付制(例如勞保與公教退撫)的年金,都會面臨「長壽效應」的衝擊!也就是人們退休之後,活多久就領多久,加上少子化導致繳保費人口快速下滑,財務必然走向入不敷出。然而活得久不是任何人的錯,下一代還會活得更久,未來當然會領得更久;簡言之,真正的改革必須能因應人口變遷與長壽的趨勢,談何容易?

另外一個因素導致大筆基金無法生財,和基金的操作有關。君不見,在各行業當中,拿年終獎金最多者,往往是金融保險業。政府擁有最大筆的保險資金,操作績效卻不如民間業者,何以如此?還記得,許多保險公司在二○二○年誤判新冠疫情而大肆推廣防疫保險,沒想到,隔年疫情大爆發而造成嚴重虧損,請問保險公司能不按契約理賠嗎?

當然,民進黨的新法並非一無是處,果斷停止十八%優惠存款,雖然粗暴卻真的幫政府節省了一些錢。政府聲稱這六年來因年改而節省了二千六百多億,其實大部分來自十八%的停止;相對地,調降所得替代率所節省的並不多,若比較延後退休與近年來所增聘的公務員,政府支付他們的薪資要遠高於此!

至於國民黨提出十一項修法,其中「當CPI成長率達三%調整月退」與「每兩年檢討退撫基金」等主張並無不當,純是因應當下社會情勢所做的微調。若說停止減少所得替代,退撫基金會提前五年崩盤,那麼這就可以服膺民進黨未執政時所強調政府應履行「完全責任」,不是嗎?除非作為雇主的政府不將公教視為心頭肉?(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保險 年改 財務

延伸閱讀

五一勞工大遊行!綠委發言遭打斷 要民進黨「還我七天假」

影/NCC組織法修正案吵翻天 黃國昌再提:蔡英文早就喬過了

賴清德:民進黨一直是與勞工站在一起的政黨

卸任在即仍未完成勞保年金改革 許銘春坦言任務艱鉅

相關新聞

楊志良/中華民國敗亡中

如果你不喜歡中華民國這四個字,那也就是台灣在敗亡中。

辛翠玲/立陶宛-領頭羊式的歐盟外交先鋒

刻正競選連任的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在該國媒體詢問台灣問題時,直言不支持我國代表處續以Taiwanese(台灣的/台灣人)命...

葉金川/人口結構與護理人力

台灣現今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問題,人口結構出現急劇變化:我出生那年(一九五○年),有四十二萬多新生兒報到,廿四年後的虎年(一...

洪蘭/母親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一名學生來找我,說清明節跟她新婚的先生去掃墓時,發現她的公婆和族中長輩都死於阿茲海默症。她嚇了一跳,後悔當時上課時沒有好...

廖元豪/批評以色列=反猶=種族歧視?

美國眾議院五月一日通過「反猶察覺法」(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它外觀看來是個防止「反猶太...

馬凱/願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此一千古名句,在今天的台灣一定也深得民心。因為,第一,我們的高房價早已成了年輕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