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銀華/經濟、股市脫鉤的風險

今年以來,國際主要機構紛紛下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並認為景氣復甦力道不足、甚至有衰退的風險;但各國主要股市上半年卻呈現多頭的格局。對於此種經濟走勢、股市行情產生脫鉤的現象,有需要進一步分析。為簡化起見,本文以美國為分析主題,對台灣亦有重要的參考依據。

日昨,美國商務部將今年第一季GDP季增年率上修至二%,讓各界對理應逐步逼近的緊縮貨幣政策(暴力升息)效果竟未明顯出現,頗為納悶;甚至認為全球經濟下行並沒有如想像的差。畢竟,從去年三月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至今已累積升息廿碼(五%)之多,即便是貨幣政策有滯後性,今時今日的實體經濟也多少該受到影響才是。

就歷史經驗而言,緊縮貨幣政策確實會抑制經濟動能,而本輪緊縮貨幣政策傳導速度顯然過慢,粗估原因有四:

首先,緊縮貨幣政策對家庭產生的負向財富效應並未實現。本輪升息啟動後,去年家庭財富一度下滑,但今年出現反轉,第一季家庭財富增加約三兆美元,累積財富僅次於去年第一季的歷史高點。而屬於利率敏感行業的房地產市場,也似乎異常抗壓。聯邦住房金融局數據顯示,相比於疫情前,當前美國房價上漲逾四十%,主因之一是屋主不願出售中古屋而失去早前鎖定的低利抵押貸款,使可供出售的房源不足。再加上美國民眾理財方式以證券投資最多,在近期美股漲勢不歇與房價上漲相伴下,一般家庭有更強的財務安全感,且此族群擁有高邊際消費傾向,遂支撐民間消費與經濟成長較預期強勁。

其次,勞動市場火熱,支撐民眾購買力。疫情引發的大退休潮,使勞動市場供給不足,無法因應後疫情時代的勞動市場需求,不僅讓失業率保持在歷史低點,也使薪資增速遠高於過往水平。因此,即使目前物價仍高,但有工作的民眾依舊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加上食品與能源價格明顯回落,對消費帶來支撐。

再者,非金融企業部門似乎並不高度依賴債務融資。一方面是通膨造成企業資產價值和利潤飆升,且整體債務相對於資產的占比較小,企業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康,能為貸款提供更多的抵押品,緩和了銀行收緊貸款條件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全球終端需求低迷、美國景氣未見強勁反彈訊號、通膨黏著性高使降息時點延後等因素,均讓企業資本支出保守,貸款需求不高。

更重要的是,企業利潤率處在歷史高點。在通膨預期上升的環境下,企業能大幅調漲售價而不被民眾強烈抵制,擁有更高的訂價權,使利潤大幅上升,尤以大型企業為最。同時,過去優異的獲利表現,讓大型企業持有大量貨幣基金與存款,隨著快速升息,企業的利息收入增加。大型企業資產負債表健康、獲利能力強,才形成當前經濟下行、股市熱絡的脫鉤現象。

目前看來,美國緊縮貨幣政策對抑制通膨確有部分成效,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卻還在路上。在此情況下,各界恐需面臨更高的終點利率與延後未來降息時點,以及經濟下行周期更長的挑戰,此即為今年經濟、股市脫鉤的風險。特別強調,暴力升息對經濟的威脅「不是不到、只是遲到」;一旦威脅效果出現,股市必然會受到負面衝擊,且衝擊期間可能比大家想像久。美國如此,台灣也會有類似挑戰,這是看多股市者必須小心謹慎的地方。(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升息 美國商務部 貨幣政策

延伸閱讀

在美台積太太成立「百人孕媽群」聊育兒經 估高峰每月20嬰誕生

拍爆新造景!華泰名品城吹美式復古風,穿越時空置身50年代美國社區

哈梅在美屢踢鐵板 準備回英?

王定宇:賴清德8月訪美依循往例 美方大幅提升接待規格

相關新聞

廖元豪/聯合政府的藍白拖

明明大多數民意都期待政黨輪替,為什麼賴清德還能老神在在?為什麼民進黨在施政與政治人物品德上連番出包,卻似乎吃定多數民意根...

葉金川/人口結構與護理人力

台灣現今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問題,人口結構出現急劇變化:我出生那年(一九五○年),有四十二萬多新生兒報到,廿四年後的虎年(一...

洪蘭/母親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一名學生來找我,說清明節跟她新婚的先生去掃墓時,發現她的公婆和族中長輩都死於阿茲海默症。她嚇了一跳,後悔當時上課時沒有好...

廖元豪/批評以色列=反猶=種族歧視?

美國眾議院五月一日通過「反猶察覺法」(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它外觀看來是個防止「反猶太...

馬凱/願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此一千古名句,在今天的台灣一定也深得民心。因為,第一,我們的高房價早已成了年輕人...

闕志克/民主政府裡最危險的部門

大法官詹森林在憲法法庭辯論中提問「廢除死刑違反多數民意,但大法官是否一定要跟民意妥協?」這個問題直指憲法法庭存在的根本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