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0張雲端發票中百萬大獎 財政部判定「2張不給獎」原因曝光

經濟日報社論/碳權交易所應發揮多元功能

淨零碳排是全球新顯學,台灣碳權交易所最快今年7月成立,使碳交易商機躍居市場矚目焦點。(本報系資料庫)
淨零碳排是全球新顯學,台灣碳權交易所最快今年7月成立,使碳交易商機躍居市場矚目焦點。(本報系資料庫)

蔡英文總統於上月出席台灣美國商會舉辦的謝年飯時,宣示將由證交所、國發基金與環保署合作研議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希望藉由此一平台進行國際合作,進而達成減碳目標。蔡總統此一宣示乃台灣繼規劃課徵碳費之外,另一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最重要的經濟手段之一,非常值得期待。

隨之證交所宣布,「台灣碳權交易所」最快在今年7月完成設立登記,依證交所的初步規劃,「台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業務將包括: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與碳諮詢宣導服務,其中國內碳權交易部分將配合環保署法規進程及制度規劃,來建立國內碳權交易平台;而關於國際碳權買賣則將藉由國內有需求的企業尋求和國際認證機構洽商合作,來因應國際減碳對國內企業所造成的衝擊;另外,交易所也將針對國內碳費課徵、國際碳邊際關稅(CBAM)實施以及供應鏈碳中和等議題,提供諮詢宣導服務。

觀諸全球碳交易所交易的碳權,基本上可以區分為兩大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在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機制(ETS)之下所核發的「排放額度」。受ETS管制的對象可透過免費核配或是拍賣來取得排放額度,而這種碳權商品的本質是一種「排放許可」,如歐盟ETS所核發的碳權就屬於此種類型。

第二種類型的碳權,則是在碳信用抵換機制下所核發的「碳信用」或「減量額度」,這種碳權主要是非受管制對象執行了減量計畫,再持其實際的減量成效向核發單位申請所得之額度,本質是一種「減量成效的認證」。根據金管會證期局揭露的訊息,規劃中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傾向採用「減量額度」交易,類似新加坡所設立的全球碳權交易平台(CIX)。

針對「台灣碳權交易所」我們提出幾點看法。首先,碳權交易所初期將以國際碳權買賣為主,採與國際合作而非競爭方式來建構國際碳權買賣平台。

但以務實的角度來看,國際上不同的碳信用/減量額度平台彼此是存在競爭的關係,各自都在爭取額度持有者來自己的平台上架。因此「台灣碳權交易所」第一階段要成功的關鍵,必須能夠與世界各地的額度持有者進行談判,才能順利取得國際額度來台上架。就證交所的角色及量能來說,是否得以提供足夠的誘因來吸引國際額度上架,預期會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新加坡CIX平台的成功值得學習,CIX不僅是交易所,也推出項目平台和拍賣平台。「台灣碳權交易所」未來應可仿效新加坡CIX模式,提供國內外企業多元的碳權交易模式。

最後,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是否可有效協助台灣企業,來因應2027年歐盟即將執行的碳邊際關稅?答案恐怕不樂觀。

主要原因是:目前歐盟碳邊際關稅初步規劃,只有繳交碳稅/碳費以及購買ETS所換算的碳成本才可以抵換,因此規劃中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如採用「減量額度」交易,將不在CBAM抵換之列,這也是歐盟防止碳權套利的必要措施。惟對國內企業應用於供應鏈上的低碳或碳中和要求,「台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將有所幫助。比如蘋果公司宣示要在2030年達成全供應鏈的碳中和,由於碳中和在實務上可使用碳權來抵減排放量,因此做為蘋果供應鏈之供應商的台灣企業,就可以購買「台灣碳權交易所」的減量額度。

總之,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雖然其可能無法直接協助台灣企業來因應2027年歐盟之CBAM,卻能幫助國內企業來滿足國際大廠對供應鏈上的低碳或碳中和之要求。在這樣的願景之下,我們企盼「台灣碳權交易所」能發展成具多元且有台灣特色之碳權交易平台。

歐盟 證交所 新加坡

延伸閱讀

中小型族群快速輪動 法人:這些類股有表現機會

就市論勢/航太、碳權概念股 搶鏡

碳權交易所延到9月上路 環保署年底修訂子法

期貨商論壇/永續期 搭上趨勢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沒有一黨獨大,怎會有民選獨裁?

蔡英文總統最近輔選時連續強調沒有一黨獨大那回事,國會過半好做事。前一句是蔡總統睜眼說的瞎話,後一句才是她的真心實話。正因...

聯合報社論/賴戰爭風險,蔡不敢背書,美學者給答案

美中拜習會,習近平向拜登表示沒有外傳的攻台時間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立即接腔說「習近平打臉國民黨」。蔡總統在接受《紐...

聯合報社論/出口製造連十幾黑,賴清德也要歸咎民主?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應勞團之邀受訪,被問到台灣「缺工」議題時,他把問題歸諸「民主社會」,說因為多元就業機會出現,致使有...

聯合報社論/桃機衰落:鎖國心態與願景蒼白的倒影

素有「航空界奧斯卡」之稱的英國Skytrax全球機場評比,桃園機場從六十七名跌到八十二名。這不僅是連四年下跌,比起二○一...

聯合報社論/看看新民調,「讓六趴」的心魔可放下了

根據連續五個不同機構的最新民調,在總統大選的「三腳督」成形後,「賴蕭配」雖仍保持領先,但居第二的「侯康配」緊追在後,差距...

聯合報社論/再口無遮攔,將掀藍營「討厭柯文哲」風潮

去年地方選舉是一場「討厭」的選舉,「討厭民進黨」貫穿整場選戰,終讓綠營遍體鱗傷。這次「藍白合」破局,藍營總統候選人侯友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