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媒體大亨強力護航?翁柏宗壓線提名NCC主委 政院動作慢到創紀錄

林于倫捲徐巧芯大姑詐騙案 民進黨中評會開除黨籍

自撞交流道匝道分隔島!車頭稀爛 駕駛骨折、3歲童意識不清急送醫

內需不足 陸學者:2024年中國經濟將比2023年難度更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還是內需不足。(新華社)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還是內需不足。(新華社)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4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OECD近期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5.2%,2024年、2025年為4.7%、4.2%,因此可以看出,2024年中國經濟其實比2023年難度更大。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內需不足。

張燕生接受上海《澎湃新聞》專訪時指出,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大概在5.3%左右,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但這是在低基期上完成的。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3%,若2023年是5.3%,兩年平均還是比較低的增長率。目前中國的經濟運行仍屬恢復性,存在內生動力不足、轉型升級面臨新阻力、高質量發展面臨一些新的困難和問題等。

他指出,中國經濟2023年面臨的風險,一是沒有真正擺脫疫情影響;其次,地緣政治的影響非常大。從外貿看,今年大陸與前五大貿易夥伴中的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的進出口,尤其是出口,下降幅度非常大,超過外需萎縮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需求衝擊。張燕生表示,至少到2028年,全球經濟增長都會低於均衡水準,需求不足可能是全球性現象,這也導致中國經濟的困難。

張燕生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問題是內需不足。若要對內需綜合施策,投資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在他看來,如果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看,目前中國大陸的基礎設施「還差得遠」。例如,城市更新、交通改善,以及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都還面臨很多困難,這些方面資源供應還不足,一些公共服務還需要大量的投資。

張燕生指出,要擴大消費,首先得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做起。這就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需要六個因素:加快新型城鎮化、新市民化,把勞動力和資源要素從低生產率部門轉移到高生產率部門;提高經濟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通過教育提高人力資本素質;提高研發創新能力;改革推動制度變遷;發揮市場規模優勢來更好的發展。

對於大陸民眾不願意花錢的原因?張燕生說,這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成本太高,保障能力弱,讓老百姓有後顧之憂。

針對不少學者呼籲大陸官方發放消費券,張燕生表示,這些政策如果是在2020年、2021年推出可能是好政策,但如果到了2024年才實施,已經太晚了。他認為,大陸要擴大需求,短期的政策主要還是投資,中期則是要真正解決車市、樓市、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的問題,長期是解決改革防風險問題。

風險

延伸閱讀

中國大陸2024年經濟成長率 學者估至少4.8%

中國海警船2023年航行釣島周邊352天 創歷史新高

2024年台灣平地最早日出在這裡 9大景點直播在家也能追日

北韓官媒:平壤2024年再發射3枚軍事偵察衛星

相關新聞

陸國台辦:盼台灣方面恢復海上客運5航線與擴大30航點

大陸官方28日對兩岸人員往來有諸多措施,最新消息是大陸已經透過兩會機制,促請我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以及擴大恢復空中客運...

雷軍向比亞迪董座展示小米SU7 力邀合作「搞生態」

北京車展本月25日起登場,是疫情後首次復辦,眾多大陸車企同場較勁。不過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6日前往近期首發新車的小米汽車...

ECAF取消? 國台辦:如民進黨拒不悔改,支持進一步措施

國台辦今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朱鳳蓮再被問到ECAF早收清單是否取消的問題時回應表示,如果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拒不悔改,...

未來3年聚焦大陸市場 小米汽車何時外銷?董座雷軍這樣說

小米SU7純電動汽車3月上市後掀起訂車熱潮。小米董事長雷軍今天說,目前SU7鎖單量已超過7萬輛,小米正在全力擴充產能,預...

大陸經濟復甦冷、前景不明 外資企業縮減人力降低成本

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前景未明,令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的虧損增加。路透社報導,不少機構已暫時擱置了在中國的計畫,甚至縮...

人行新規涉超180家非銀行支付機構 實施細則徵求意見

由於涉及超過180家支付機構以及每年交易達數百兆人民幣的金流,大陸國務院「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自去年訂定以來受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