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捷運票口閘門更新!未來用手機就能輕鬆進站 北捷曝最快「這時」上路

台積電美廠步入正軌…關鍵竟在美國退伍軍人?扮演「美國製造」要角有紀律

3人推車運屍畫面曝!作家王薀涉精舍命案稱不知情 幫信徒上課被叫「老師」

桃園正光路警局舊宿舍都更鄰海砂屋 強化防震損害監測

正光路警局宿舍舊址緊鄰海砂屋。記者鄭國樑/攝影
正光路警局宿舍舊址緊鄰海砂屋。記者鄭國樑/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上午到桃園區正光路舊警察宿舍了解都更工程進度與品質,要求確保工程品質,尤其這次經歷地震(0403),都更完工啟用後一定要讓市府員工、住戶都能安心辦公、入住。

張善政表示,都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要確保老舊建築的安全,最好的做法就是都更。這次地震(0403)除了花蓮,桃園也有房子受損,因此,面對地震受損的建築,與原本就老舊的建築要如何更新是目前最關心的議題。

張善政說,都更案有複雜的過程,除了要掌握工程品質、安全是一大挑戰,還包括協調地主配合等也都是相當大的挑戰。正光路警察宿舍舊址為桃園市第一件公辦、自辦合一的都更案,等於自己當建商,與一般都更地主按持分比率取得自己的戶數不同,市政府自己是百分之百的使用人。

張善政表示,政光路警察局舊宿舍都更案完工後,新蓋的3棟大樓美輪美奐,其中一棟是警察局、社會局辦公室,另兩棟為社宅,能舒解市府辦公廳舍不足,社宅供不應求的現況,意義重大;期待3年後順利完成,到時候搬進去使用者無論市府同仁或社宅出租戶,都能安心安全,讓桃園真正成為安居的城市。

住宅發展處處長邱英哲簡報時說明,正光路警察局舊宿舍都案2023年6月開工,預計2027年4月竣工,目前進度略為超前近2個百分點,這個都更案公辦、自辦合一,相當於市府自己當建商,也是桃園首例。都更後全新3棟大樓其中警政大樓為地上16、地下3層的建築,規畫11戶辦公室、6戶職務宿舍、18戶安置戶;另兩棟社宅為地上17、地下3層合計有255戶社宅、6戶店鋪、3戶辦公室。

為加強工地安全管理,施工團隊一開始就設定7大監測項目:壁體外傾度儀、鄰房建物傾斜儀、地面沉陷點、水位觀測井、豎管式水壓計、中間柱隆起點、支撐應變計。觀測頻率每周3次,並於工作會議追蹤持續觀察,開工後至目前,觀察監測結果都在安全值內。

邱英哲說明,這件都更案緊鄰海砂屋社區,因此特別加大鄰房鑑定範圍,並且在開挖過程以特殊工法降低震動及噪音,也特別將擋土支撐加強加固;地下室採正水壓外防水工法,有別於一般建案的內側防水,防水效果更佳。

張善政(右2)到正光路警局宿舍舊址了解都更工程進度。記者鄭國樑/攝影
張善政(右2)到正光路警局宿舍舊址了解都更工程進度。記者鄭國樑/攝影
張善政到正光路警局舊宿舍都更案工地了解進度,也仔細看工地展示鋼筋結構工法。記者鄭國樑/攝影
張善政到正光路警局舊宿舍都更案工地了解進度,也仔細看工地展示鋼筋結構工法。記者鄭國樑/攝影

桃園 都更

延伸閱讀

中壢新危樓48住戶全撤 張善政勘查X型龜裂處、見2現象直呼「奇怪」

視察桃捷綠線車站工地 張善政:確保震後施工安全

張善政桃園軌道願景館 與小朋友捏「捷寶」體驗捷運文化

張善政地下3層看捷運百噸樑柱、連續壁抗震及科技監測

相關新聞

拱天宮擲筊進香日程 「粉紅超跑」5月2日出發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十五日、俗稱尾牙,也是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擲杯、擇日明年南下北港參香的大日子!下午1點左右,廟方...

竹縣意外死亡救助金30萬放寬年齡限制 設籍滿6月就符合

新竹縣政府今天宣布竹縣意外事故致死救助金將放寬年齡限制,原先僅補助年滿15歲以上的縣民,放寬後將能涵蓋更多弱勢族群,縣府...

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緊急停用 竟是有人在SPA池做缺德事

桃園市中壢區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晚上緊急公告SPA池發現排泄物暫停開放,引起許多運動民眾吃驚,市政府體育局今天下午表示,經...

獨/張善政小內閣異動 傳新任原民局長巫師身分超特殊

桃園市政府人事異動,原民局長陳姿伶因生涯規畫請辭,經市長張善政同意,今天辦理離職;據傳新局長人選已經確定,其學經歷不但橫...

新竹縣智慧城市跨大步 數據平台、客語智能客服服務上線

新竹縣推動智慧城市跨大步,將有兩項創新的智慧服務上線,新成立的數據平台整合竹縣既有開放及系統資料,結合開放資料集等資訊,...

為減少重複舉發引發民怨 桃園12/1起交通違規逕舉全面電子化

許多民眾都有違規停車遭開單經驗,如駕駛當下不在場,警方就會先開出「違規停車逕行舉發標示單(俗稱白單)」置放於違停車輛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