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竹縣三讀通過動保自治條例 擴大補助民眾認養犬貓

新竹縣動物保護自治條例昨天經新竹縣議會三讀通過,將函報中央核定後公布施行,新竹縣府宣布民眾認領養流浪犬貓,將可享有認養補助,包含免費絕育、注射狂犬病疫苗,未來更擬1300元寵物登記也納補助,期望落實新竹成為友善動物城市。
新竹縣動保所長彭正宇表示,民眾來新竹縣動保教育園區認養流浪犬貓,新竹縣府直接補助犬貓絕育及疫苗注射費用,未來動保自治條例上路後,研擬擴大補助,將縣民550元、外縣市民眾1300元寵物登記費用也納補助,提升民眾認領養意願。
新竹縣動保所從2021年起著手起擬新竹縣動物保護自治條例,今年5月完成預告程序、8月縣務會議通過,昨正式經議會三讀。新竹縣長楊文科感謝議員們支持新竹縣動保政策,相信藉制定規範,更落實新竹縣動物權益和照顧動物,未來條例上路將補上新竹縣動保工作的新拼圖,彰顯新竹縣動保理念。
新竹縣動保所指出,「動物保護法」自1998年11月4日公布實施後,雖經多次修正,人犬衝突及虐待案件仍時有所聞,為提升民眾及特寵業者飼養動物的正確觀念、保障動物福利、有效控制流浪犬貓族群、落實動物保護與生命教育及促進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新竹縣著手擬定動保自治條例。
新竹縣動物保護自治條例全文共16條。其中明定飼主牽寵物外出需加繩鍊及其他限制措施,還提及藉補助鼓勵認領養流浪犬貓,同時動保所將有權要求虐待動物行為人應償付醫療費用,以及將動保課程納入縣府各級學校教育行政人員進修課程。條例明定違反規定的相關罰則。
動保所提醒民眾,條例中規定寵物外出需加繩鍊,也規範寵物屍體處理應符合環保、衛生及動物防疫法規,處理過程並應注意生命尊嚴,嚴禁「死貓掛樹頭、死狗放水流」,希望藉自治條例彌補母法動保法的不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