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舞出礦工人生 老礦工:看不是很懂但賞心悅目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受礦工的生命故事感動,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今天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呈現在老礦工和當地民眾面前。有老礦工說「看不是很懂」,但仍感覺賞心悅目,同學們則慶幸大學課程能結合參與社會責任,對公開演出創作心血感到興奮。

發起這次表演的淡江大學助理教授吳文琪表示,淡大很重視服務學習及大學社會責任,這次演出的學生都不是舞蹈科系,而是通識課程「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學生。他們因受礦工的生命故事感動,創作發想演出,對非舞蹈科系學生來說非常不容易。

這次演出能與台大學生跨校合作,緣自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執行長陳世偉牽線,讓吳文琪和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的助理教授蔡佳芬合作。蔡在台大開設「音樂合作的藝術與實踐」課程,《返照》舞作融合多種曲風與聲景,由淡大負責舞蹈創作,台大負責音樂創作。

蔡佳芬表示,非本科系又是跨校合作的創作難度非常高,她很欣喜同學很努力克服,展現令人驚喜的成果。

今天兩校學生在猴硐煤礦園區廣場共同演出「在路上挖」、「過往雲煙」、「邊‧線──努力生產安全為先」、「魂‧離合」、「掘‧抉」5齣礦業主題劇目,舞作融合多種曲風與聲景,展現當代學生多元創作活力。

淡江大學學務處12月3日還安排老礦工到淡江體驗「1日大學生」活動,由經濟系老師林彥伶及「經探號」服務學習團隊上經濟學課程,最後穿載學士服拍照。

新北市礦業退休人員交流協會理事長周朝南說,當年家境困難,就讀基隆高中時輟學去挖煤礦,沒想到80歲時還可穿上學士服拍照圓夢。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助理教授吳文琪和台大助理教授蔡佳芬聯手促成兩校學生跨校合作,演出《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助理教授吳文琪和台大助理教授蔡佳芬聯手促成兩校學生跨校合作,演出《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學務處安排老礦工到淡江體驗「1日大學生」活動,最後穿載學士服拍照。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學務處安排老礦工到淡江體驗「1日大學生」活動,最後穿載學士服拍照。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淡江大學與台灣大學學生今在新北市猴硐煤礦園區廣場,聯手創作《返照》舞蹈作品。圖/台灣藝術創生基金會提供

台大 淡江大學 猴硐

相關新聞

蔡東霖苦讀畢業 獲頒屏大之光

屏東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畢業生蔡東霖克服腦性麻痺病痛與障礙,每學期保持班上前5名,曾獲總統教育獎,昨在畢業典禮獲頒屏大...

陽明交大合校首張學生證出爐!右下角成焦點 在校生:像業務名片

針對新版學生證,不少學生反映:「和舊的差在哪?藍藍白白」、「我只想換回以前交大的」、「C款甚至比現在醜」,還有許多學生認為:「右下角那個藍色圓弧,還以為是紙屑」,也有人表示:「長得很像什麼出版社的業務名片」。

台大政經學院 爭議中揭牌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昨天揭牌,蔡英文總統出席。該學院在規畫期間就遭外界與台大師生質疑會排擠校內資源、有政治力介入...

國環院中原大學首簽MOU 創淨零永續學術新聯盟

私立中原大學與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國環院)為加強科學研究與環境保護合作,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集結專業知識、技術能...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蔡英文蔡明忠等人出席 盼培養政經領導人才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2月由教育部核定,今日在台大徐州路校區舉行揭牌典禮,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校長陳文章指出,決...

台大新聞所 撤回學士班申請

本報去年底報導,台大新聞研究所擬申設學士班「全球新聞傳播學系」,但近期再掌握,由於教師員額不符申設學士班規定,台大校方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