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被「吳剛」騙財騙色 網紅王依渟拍短片教民眾識詐

為防止民眾遭到網路詐騙,新北市新莊警分局邀請有31萬粉絲的網紅「王依渟」,擔任反詐騙宣導大使,並以「愛情交友」及「網購詐騙」爲例,結合吳剛與嫦娥的愛情故事,拍攝幽默宣導識詐短片,果然引起網友共鳴與識詐意識,達到識詐阻詐的宣導目的。

據了解,網紅王依渟(26歲)暱稱ET,是Twitch實況主,曾是馬來西亞女子組合Amoi-Amoi成員。太陽花學運爆發時,她以改編歌曲聲援太陽花學運,批評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引起數萬網友回響,也使她獲得多家媒體報導。這個月25日受邀新北市新莊警分局擔任「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反詐騙大使,拍攝識詐影片。

新莊警分局表示,這次邀請網紅「王依渟」擔任反詐騙宣導大使,並以常見的「愛情交友」及「網購詐騙」爲例,結合吳剛與嫦娥的愛情故事拍攝幽默宣導短片。

短片劇情描述嫦娥陷入男網友「吳剛」所設計的愛情交友詐騙,又因為網購月餅,被佯裝客服人員的詐騙集團,詐騙用手機網銀解除分期付款,導致損失慘重!由於劇情貼近現實生活,引起許多網友共鳴,網友紛紛表示「實在太好笑」、「自己也曾遇過類似」、「以後遇到就知道是騙人的」。

新莊分局提醒,中秋期間看準民眾網購月餅、烤肉用品的大量商機,詐騙集團趁虛而入,謊稱下單錯誤、須解除分期付款,引導民眾操作手機設定步驟。另有假藉軍醫、企業CEO等角色進行愛情交友的詐騙手法,先與被害人培養感情噓寒問暖,再以若要回國見面須先支付違約金款項或海關價金等話術誘騙被害人匯款。

新莊警分局長周振安呼籲,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民眾切勿上當受騙。倘遇到任何疑問,請立即撥打反詐騙專線165求證,多一分謹慎,少一分風險。

網洪王依渟暱稱ET,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記者曾伯愷/翻攝
網洪王依渟暱稱ET,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記者曾伯愷/翻攝
網洪王依渟暱稱ET(圖),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圖/新莊警分局
網洪王依渟暱稱ET(圖),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圖/新莊警分局
網洪王依渟暱稱ET,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記者曾伯愷/翻攝
網洪王依渟暱稱ET,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記者曾伯愷/翻攝
網洪王依渟暱稱ET(圖),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圖/新莊警分局
網洪王依渟暱稱ET(圖),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圖/新莊警分局
新莊警分局長周振安(圖左)頒發感謝狀給網洪王依渟(圖右)。記者曾伯愷/翻攝
新莊警分局長周振安(圖左)頒發感謝狀給網洪王依渟(圖右)。記者曾伯愷/翻攝
網洪王依渟暱稱ET(圖中),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圖/新莊警分局
網洪王依渟暱稱ET(圖中),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圖/新莊警分局
網洪王依渟暱稱ET(圖左),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圖/新莊警分局
網洪王依渟暱稱ET(圖左),擔任新莊警分局反詐騙宣導大使,拍攝宣導識詐短片。圖/新莊警分局

詐騙集團 愛情

延伸閱讀

壽山動物園中秋飄柚香 長鼻浣熊為吃竟對嫦娥襲胸

「飢餓遊戲」孫協志徒手抓蝦 被虧「零隻王」

吃傳統月餅等於吃飯拌油!台大營養師推這款零脂肪月餅 熱量不到15卡

中秋節!親戚送月餅打開發現是「特別版」 網友:讓你不能轉手

相關新聞

獨/北市國中生輕生咎責遭休職2年 當事校長遺憾:脫離事實

北市2017年一名患有妥瑞氏症國中生輕生,監委聽聞死者遭校方恐嚇羞辱,立案調查後,彈劾朱姓校長;懲戒法院認定朱違反性平及...

影/恐怖畫面曝!高雄水泥攪拌車疑視線差 8旬翁騎單車捲輪下

高雄市蔡姓男子今天上午11時許駕駛水泥攪拌車,行經三民區美都路右轉遼寧三街時,疑視線死角,未注意同向騎單車的85歲陳姓老...

法籍情侶檔屏東彎刀縱走迷路失聯 3天後在隘寮南溪谷獲救

法國籍情侶檔來台觀光,男約38歲、女約30歲,2人在23日進入屏東縣霧頭山,預計花費4天完成「彎刀縱走」行程,26日因迷...

南投小吃店河豚宴 1死8送醫

南投縣仁愛鄉四十四歲洪姓男子前天收到友人贈送的河豚,做成生魚片、煮成肉湯請八名親友大快朵頤,昨天上午眾人陸續出現嘴巴、手...

南投小吃店老闆開心料理河豚請親友 眾人嘴麻手麻釀1死8傷

南投仁愛今上午傳出食物中毒事件,44歲洪姓男子昨晚煮食河豚料理,與8名親友大啖分享,今上午眾人陸續出現嘴巴、手腳麻痺無力...

北市錦新大樓頻傳墜樓 轄區警「3小時簽1次」加強巡守

台北市「錦新大樓」墜樓事故不斷,近期更「3周3死」,據悉轄區警方近日已加強巡邏強度,防範再有可疑民眾進入大樓,但地方人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