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夜空驚見超巨大「藍色流星」高速劃過!瞬間照亮葡萄牙黑夜

陸高鐵票價大漲最高40% 「中國驕傲」戳破經濟幻象?

蟑螂會傳播疾病、引起食物中毒嗎?醫曝最大危害是導致過敏

打詐1.5綱領查扣不法利得近39億 投資詐欺仍在高原期

詐騙件數屢創新高,打詐國家隊口號震天,卻始終無有效對策。圖/報系資料照片
詐騙件數屢創新高,打詐國家隊口號震天,卻始終無有效對策。圖/報系資料照片

詐騙集團猖獗,警政署今赴行政院會報告新世代打詐策略綱領1.5版執行成效,儘管數據上看來確有成效,偵破詐欺集團近2000件、查獲犯嫌人數達1.7萬,查扣不法所得提升至38.77億,上升近50%,但詐欺犯罪仍處高原期,人頭帳戶、電信門號涉詐猖狂,網路詐騙訊息氾濫,且犯嫌再犯率高、不易溯源核心犯嫌,仍是未來一大挑戰。

行政院2023年核定「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從法制、技術等層面著手,加強與金融、電信、網路業者合作,從源頭防堵詐騙犯罪,並以識詐(教育宣導面)、堵詐(電信網路面)、阻詐(贓款流向面)、 懲詐(偵查打擊面)為四大核心。

針對打詐執行成效,識詐方面,去年宣導觸及人次提升至近3.4億人次,阻攔、圈存增加至93.79億元,165反詐騙專線接通數提升至43萬通;阻詐方面,國際來話話務量、+886開頭國際來話話務量、數位部電商個資外洩件數皆呈下降趨勢。

阻詐方面,電支帳戶警示數從2022年的1458件下降至2023年的122件,遊戲點數詐騙被害件數從1600件下降至100件,兩者減少逾90%。截至今年3月底,主動蒐報違規廣告達3萬434件,去年4月至今年4月,遊戲點數自動鎖卡平台的鎖卡總數為788筆、鎖定總金額逾233萬元。

懲詐方面,相比打詐1.5版綱領推出前,2023年6月至今年3月,偵破詐欺集團件數從1481件上升至1909件,查獲犯嫌人數從1萬3484人達1萬7068人,查扣不法所得從26.3億提升至38.77億,上升近50%。

不過,警政署檢視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詐欺犯罪發生件數與財損值,發現打詐綱領實施後,詐欺犯罪仍處發生高原期,樣態以投資詐欺居首,去年下旬至今,每月幾乎都破千件,其餘四名為網路購物詐欺、解除分期付款、猜猜我是誰及假愛情交友。

經盤點,目前政府面臨四大挑戰,金融部分為人頭帳戶涉詐、虛擬資產涉詐案件高發,電信部分為人頭電信門號涉詐、黑莓卡涉詐,數位經濟為網路詐騙廣告、訊息氾濫,調閱資料收線,刑事司法上犯嫌再犯率高,核心犯嫌不易溯源,警政署盼透過制定打詐專法搭配打詐行動綱領2.0,達到相輔相成效果。

網路 詐欺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新打詐四法…最重罰2,500萬 要求TikTok、X平台須設法律代表人

中信銀科技阻詐 聯手北檢

打詐抓假個人幣商 調查局破北台灣大型洗錢水房高達近2億

影/視察「電信網路詐欺」查緝成果 陳建仁:打詐專法盡速送立院

相關新聞

衛福部草案要求上傳監視影像 民團反對原因曝光

為防止托嬰中心兒虐事件,衛福部編列2.6億預算建置雲端空間,並於上月26日預告草案,要求托嬰機構把監視器影像上傳中央保存...

蔡馬浴佛 盼天下無災

蔡馬浴佛 盼天下無災 慈濟基金會昨晚在中正紀念堂舉辦「二○二四年佛誕浴佛孝親感恩祈福會」,蔡英文總統、前總統馬英九同場出...

照片看歷史/1955年全台防空大演習 空降戰鬥、毒氣搶救逼真演練

1955年5月20日,台灣舉行防空大演習。第一次於上午9時01分20秒發出空襲警報、9時12分50秒緊急警報,至11時09分解除;第二次則於晚上8時03分50秒發出空襲警報、8時18分30秒緊急警報,並實行燈火管制,至8時59分40秒解除。...

器官移植重要「螺絲」 圖解全台人體組織保存庫

大腦、皮膚、肌腱、韌帶、神經…國內現有62家醫療機構設置人體組織保存庫,共存17類組織及周邊血液幹細胞,但多數醫院各自為政,一旦存放過期,直接銷毀,讓他院需要的病患可能錯失續命機會。為此,台灣組織庫學會呼籲政府成立共享平台。

懶人包/口罩令今起全面解封 國人須知6大戴罩時機

新冠疫情橫掃全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強制佩戴口罩令,至今已執行超過千日,而最後一道於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需強制佩...

民眾黨519遊行人群蔓延到林森北路最底端 警方估計人數曝光

民眾黨今天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舉辦「519草根決心行動」,支持者人手一顆芭樂,批評民進黨過去8年的承諾都是芭樂票,舉辦方喊現場破8000人、線上破8萬人,警方則估差不多有5000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