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愚人節碰上「楊公忌日」 專家示警不宜捉弄人:小心反噬

今(1)日是愚人節,不少人都會故意捉弄朋友,或是開玩笑欺騙身邊的人。不過,命理專家柯柏成提到,今年的4月1日正好遇上陰曆的楊公忌日,所以其實是諸事不宜,打算捉弄朋友的人千萬要節制,因為很容易弄巧成拙,甚至會有反噬效果。
柯柏成在臉書粉專「柯柏成/命理」上發文,由於現在陰陽合曆的關係,陽曆是按西方的曆法同步,陰曆是根據先民農耕規律的節氣來過。柯柏成指出每年的陽曆4月1日是西洋人的愚人節,通常當天都會有一些開玩笑的事情發生。不過,柯柏成提醒「今年的4月1日正好遇上陰曆所謂的楊公忌日,其實是諸事不宜」。
柯柏成表示楊公忌日有幾種說法,首先是唐朝時的風水宗師楊筠松在整理曆法時,發現一年有13個諸事不宜的凶日要盡量避開;另一種說法是,北宋楊家將的老帥楊業,一生帶領楊家將征戰少有敗績,偏偏某幾個日子就算兵強馬壯、糧草充足還是會吃虧。
柯柏成透露楊業後來統計了一下規律,發現一年裡面總是在那13天,後來就把這些忌諱的日子傳下去,「只要遇到戰事,就要求楊家將們堅壁清野、堅守不出戰,這樣就很少再嘗到敗績,後來佘太君百歲掛帥還能夠打贏,全靠這套選日祕法」。
柯柏成坦言楊家將本來就是稗官野史,不一定要採信,他本身比較傾向楊筠松宗師的說法。最後,柯柏成再次呼籲大家,今年4月1日是特殊的日子,準備愚人節捉弄朋友的人千萬要節制,因為很容易弄巧成拙,雖然小小的玩笑無傷大雅,但是過分捉弄就會有反噬效果。
☛此為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