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雙法過政院 消基會提草案10大修改建議

行政院會昨通過「再生醫療雙法」,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細數《再生醫療法》草案,提出10大修改建議。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會昨通過「再生醫療雙法」,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細數《再生醫療法》草案,提出10大修改建議。本報資料照片

再生醫療雙法昨天在行政院通過,包含《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兩草案,由於新版草案對於先前爭議處多有調整,獲得外界多數肯定。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細數《再生醫療法》草案,提出10大修改建議,其中他對於無行為能力者的細胞取得相關規範較有疑慮,認為應該對於書面同意更謹慎規範,避免成為交易標的。

再生醫療雙法去年一度在立法院通過初審,但因為屆期不續審,衛福部今年提出新版本草案,把過去爭議處修正,目標5月20日前送進立法院,更被視為現任部長薛瑞元任內收尾法案。吳榮達肯定衛福部此次調整,把先前有疑慮的「經執行人體試驗結果,證實其安全性及初步療效」從再生醫療必須要有人體試驗的例外中刪除,但仍有幾處疑慮在立法過程中必須思考。

首先,吳榮達指出,臨床試驗跟人體試驗不同,草案中對於人體試驗的定義過於寬鬆應該更為明確。第二,草案中多處有提到「必要時得捐助設立財團法人為之」或是「委託其他機關(構)、 法人、團體辦理」等,應該對機構調劑有更明確規範。第三,恩慈療法雖可免除人體試驗執行再生技術,但仍應為慎重,必要時增加附款許可。

第四,吳榮達表示,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前除了要說明可能效果、不良反應、費用、救濟措施外,條文應該增加說明「治療程序」。第五,條文中提到細胞來合要確保「合適性」,由於會牽涉罰款,應該把合適性明確定義,以免後續執行衍生問題。

再者,第19條規範細胞提供者資格,如為胎兒、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受輔助宣告等需要法定代理人、輔助人、監護人等書面同意。吳榮達說,此條有較大疑慮,應該要在必要性且不影響安全性的情況才可以執行,同時要避免成為交易標的;書面同意書也應該有固定內容跟形式,或是經過主管機關許可。

第七,由於在取得書面同意前,必須要告知包含補償、預期的利益及歸屬等,他擔憂會產生出售細胞的疑慮。第八,執行再生醫療技術應該定期公開報告,應該規劃實施多久後逐年公告等,必須有明確規範。

第九,若是有發生不良反應至重大傷害或死亡的救濟規範;且就記得已投保先關責任保險為之。吳榮達認為不夠周全,應該改為「至一般傷害」,而非僅有重大傷害;後者則應為「併以投保相關責任保險為之」,擴大投保,而非只有產品本身的瑕疵責任。

最後,在罰款部分,吳榮達表示,第29至32條都有罰太少的疑慮,例如第29條第1項第1款涉及細胞操作,對病患安全影響較為嚴重應該至少處200萬元以上罰緩,而非最低20萬元以上罰鍰。其餘第30至32條應該至少開罰20萬元起跳,而非5萬元起跳。

保險 罰款

延伸閱讀

再生醫療雙法立法加速度 政院拍板衛福部兩大草案

薛瑞元任內收尾法案 再生醫療雙法草案待政院拍板

藍提150億花蓮震災重建條例草案 陳揆:已與柯建銘提出逾200億特別預算

民團推融資業法草案 籲政院官方版速出爐送審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省半小時 國1接台74交流道 13日通車

國道一號大雅交流道周邊常塞車,高公局推動國一銜接台74線交流道工程,歷經14年即將完工,預計13日舉辦通車典禮。立委楊瓊...

把握好天氣!周三溫度驟降最低溫跌「1字頭」周五回暖

中央氣象署今表示,明天白天高溫約27至33度,南部局部地區有機會達到36度以上高溫,但周三、四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水氣...

花蓮近海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2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6日17時49分發生芮氏規模4.0地震,地震深度26.4公里,即在花蓮縣政府南方 25.1 公里 ,位於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花蓮縣2級。

很有感!17:45花蓮有感地震 預估震度3級

今天17:45左右花蓮地區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宜蘭、花蓮...

史上最慘!蜜蜂無蜜可採...蜂蜜大減8成 蜂農怨救助被遺忘

南投蜂蜜產量高居全國前五,但受氣候影響,今年荔枝、龍眼開花率低,蜜蜂無蜜可採,蜂蜜產量銳減8成,蜂農叫苦抱怨,被政府遺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