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好健康/5可能原因 讓人睡覺時有墜落感

醫師在解釋橢圓囊耳石斑崩落、半規管耳石栓塞症滑動及上半規管裂。圖/陳建志提供
醫師在解釋橢圓囊耳石斑崩落、半規管耳石栓塞症滑動及上半規管裂。圖/陳建志提供

在暈眩門診中,大約半數患者睡眠障礙問題,大多是抱怨難以入睡、睡覺容易醒或是多夢,尤其特別的是,有些人卻是在快睡著前,感覺「滑倒跌一跤」、「不慎踩空掉進萬丈深淵」、「翻一個大筋斗」、「全身突然大抖一下,好像觸電」、「從懸崖滾下去」等,再再描述的是一種「突然墜落感」,這是怎麼了?正常嗎?該注意什麼?

1.快睡著前突然抽搐

義大癌治療醫院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陳建志。圖/陳建志提供
義大癌治療醫院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陳建志。圖/陳建志提供
正常人在快要睡著前,軀體、手腳或頭部都會跟著突然抽搐一下,速度大約0.075至0.25秒,很像癲癇發作,這其實是生理性肌陣攣。

大多數人動作不明顯,可以繼續睡,但少數人動作誇張,會驚醒,爬起來看看床是不是垮了,擔心是否有國家地震警報。

處置:不必治療,純屬正常現象,更會頻頻出現於年紀大或睡眠不規律者。

2.入睡前有清醒幻覺

躺在床上,一閉眼,人還清醒,卻可見到栩栩如生的景象,身歷其境地宛如在爬山、飛翔於高空、漂浮於懸崖或奔跑於高原,卻意外掉落,雖然只是幻覺,卻要注意是否出現肢體癱瘓或情緒紊亂,要小心是否是小腦腳 (小腦跟大腦連接處) 出現梗塞。

處置:建議接受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確認是否有腦病變。

3.橢圓囊耳石斑崩落

好發生於過敏體質者,耳石膠生成品質不良,在患者晚上睡覺時,一躺下,橢圓囊豎立起來,耳石斑平面呈現垂直,耳石因重力作用突然崩落,在脫離耳石膠時,瞬間觸動下面的立體感知纖毛,產生靜態平衡感覺,患者會感覺身體突然向一側傾斜,身體、頭部及眼球也會反射性地扭轉以保護身體,產生「眼偏斜反應」。

處置:建議規則服用抗組織胺或消炎藥物一段時日,穩定耳石膠。

4.半規管耳石栓塞症滑動

半規管發育障礙,管腔扭曲或狹窄,攔住自橢圓囊移位的耳石顆粒,愈積愈多。當患者躺下時,這些耳石因重力,克服靜摩擦力,突然開始滑動,帶動半規管內淋巴液的迴流,患者會突然感到身體在旋轉。

處置:先以高解析度電腦斷層確定半規管變異處,調整復位術,把耳石歸回橢圓囊內,建議患者平常要有規律的運動,利用內淋巴液迴流,避免耳石沉積。

5.上半規管裂作祟

患者上半規管之上方骨性外殼,因慢性發炎脫鈣而破裂,柔軟的膜性半規管直接暴露於腦脊髓液中。

患者躺下時,該處膜性半規管突然向外膨出,再向內凹陷,造成內淋巴液多餘的擾動,患者突然覺得身體在翻滾。

處置:建議平衡訓練,利用腦部代償作用,抑制不當的內耳平衡輸入,病症可減至可忽略地步,頂多在失眠、偏頭痛發作、飲酒宿醉、感染時變得較為明顯。

患者 淋巴 睡眠

延伸閱讀

免疫力下降 當心隱球菌感染找上門

名醫加持AI 台大與好心肝超音波即時辨識肝腫瘤獲大獎

桃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奏效 張善政:擴大對象

咳到吐血電腦斷層卻遭核刪! 胸腔醫見「1細節」:出事告健保署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出門小心!7縣市大雷雨來了 慎防劇烈降雨、雷擊及強陣風

大雷雨來了,中央氣象署下午14時59分針對雙北等7縣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新北市、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桃園...

今晚西半部轉雨 明起各地防劇烈天氣北台驟降10度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宇其上午指出,明天起受鋒面影響,明後各地開始有局部大雨,尤其西半部要留意局部大雨,宜蘭及花蓮要留意短延...

水情吃緊?氣象署:今年梅雨量正常至偏少、氣溫偏暖

中央氣象署預測,今年春季(2至4月)平均溫度為1951年以來的第2暖,整體雨量值則偏少,僅約氣候值8成;接下來梅雨季(5...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醫生示警「重症高危險族群」小心3種常見症狀

最近是腸病毒的流行期,各醫院診所腸病毒患者明顯增多。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於臉書發文提醒常見症狀;此外,5歲以下幼兒是腸病毒的重症高危險群,家長千萬要留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