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起落架故障!FedEx貨機「機頭朝地」迫降土耳其 驚險畫面曝

緯創4月營收月減 一票人唱衰「最爛的假AI」:跌停

他在鎖骨上窩「摸到1粒硬硬的」 就醫竟是肺部長腫瘤

掛號費取消上限北市喊漲? 醫凍未條坦言成本全台最高

衛福部公告本月4日起,取消全國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免再向地方衛生單位申請備查。本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公告本月4日起,取消全國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免再向地方衛生單位申請備查。本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取消醫療院所掛號費150元上限,全台各地不少醫療院所紛紛調漲北市「漲聲」也備受關注。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北市現有37家醫院,中、西醫、牙醫等診所逾3836家,今年截至2月已有4家醫院、134家診所調漲掛號費,金額多落在200至300元,還不含3月以後。

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指出,中央2010年公告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參考範圍,門診掛號費上限150元。相較於各行各業漲聲響起,北市醫療院所近14年都未調價格,直至去年1月凍未條,部分院所考量行政、醫事人員薪資等成本,自行漲價。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在信義區經營林應然小兒科診所,他對於北部喊漲表示,北部地區成本是全台最高,舉凡房租、護理師與藥師等人事費用都較其他縣市高。他說,台灣健保醫療費用給付分六區,其中台北區的健保點值全國最低、但成本最高,難以生存,尤其面臨許多醫院大幅競爭,光是北市就有10幾家醫學中心。

他說,近年觀察信義區附近基層診所,就有4、5家因入不敷出結束營業或轉往其他縣市發展。反觀中南部醫院比較少,通常診所的平均看診人數都比北市來得好,成本也較低,相對比較容易生存。

掛號費喊漲是否衍生亂象?林應然認為,尚不至於,診所間彼此競爭激烈,真正調漲的有限,另外即使民眾想節省看診掛號費看診多拿幾天自費藥,也不會比較便宜,因為後面沒有診察費可以申報。他舉例,看診拿3天份藥品需付200元,若要自費多拿3天份藥品,就要多花300元,「這樣划得來嗎?」

洪德仁說,統計去年1月至今年3月上旬,北市現有36家醫院、1887家診所,共348家調高掛號費,占醫療院所總數約18%,他分析這是「調整價格」,但北市逾8成仍是凍漲,希望外界「不要想得那麼嚴重」。

在北投區經營洪耳鼻喉科診所的洪德仁表示,衛福部3月取消掛號費用上限,被各界解讀成民眾看不了病,他直呼醫療院所無法承受如此沈重擔子。他認為,醫療院所都是真心照顧民眾,有些甚至不收低收入戶、90歲以上長者一毛錢。醫病之間需要和諧、互信和體諒,不要刻意造成彼此對立。

洪德仁呼籲各醫療院所,自行評估營運成本,若真的要調整掛號費,盼可優先考慮回饋到醫事人員的薪資,提升服務品質。他也提醒要公告在明顯處,讓民眾知道,也相信醫療院所不會輕易漲價,因為有更多診所保持原價,病人自由就醫,可能會跑去不漲價的院所,這是另外一種自由市場的平衡狀況。

北市 德仁 調漲

延伸閱讀

10年內不曾出現食物中毒致死 北市衛生局:寶林茶室案例非常罕見

盼掛號費緊箍咒續鬆綁!九大醫護團體齊發聲 想攔立委修法

電價效應/掛號費漲價潮?六都716家醫療診所調漲 長輩生病不敢看醫生

診所掛號費2500元!全台收費最貴 名醫自認「雞歪」親揭原因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價值8億元!免費快篩千萬劑 8成下月底到期

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快篩試劑奇貨可居,疫情過後,卻是乏人問津,疾管署累計採購三點五億劑快篩試劑,仍剩餘一千多萬劑,其中有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