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高峰後逾半年 今年首見2兒童死亡病例「疫情仍處高原期」

疾管署防疫醫師劉裕誠說明兩例兒童死亡個案狀況。記者李青縈/攝影
疾管署防疫醫師劉裕誠說明兩例兒童死亡個案狀況。記者李青縈/攝影

新冠疫情高峰雖過,時隔10個月又現兒童死亡個案。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新冠疫情高峰已過,但是新增的死亡病例中出現2例兒童死亡為今年首見,雖然兒童感染新冠症狀較輕微,仍不可輕忽。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國內新冠疫情處高原期,上周(2月27日至3月4日)新增523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2月20日到2月26日)新增648例下降。另上周新增70例死亡病例,較前一周新增78例下降,包含2例兒童死亡病例,為今年首見,分為別新冠併發腦炎及肺炎不幸過世。

疾管署防疫醫師劉裕誠說,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1歲女童,沒有潛在疾病也沒有接種XBB疫苗,2月上旬因為新冠引發腦炎導致全身抽搐,住院治療後因為腦水腫持續惡化,2月下旬過世,發病到死亡約三周。另外1案為中部6歲女童,過往有神經系統慢性病此,出現呼吸急速、咳嗽、痰多等症狀,並出現心臟驟停,當天即死亡。

羅一鈞說,新冠高峰已過,原先預計高峰落在二月底、三月初且每日就診人次上看1萬4千人。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就診高峰為1.24萬人,跟預估相差不遠且略為緩和。

疾管署說明,由於學校、幼兒園、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因活動空間較為擁擠,易造成疾病傳播使幼童群聚感染,可能將疾病傳播給家中成員,惟目前6個月以上至4歲幼童新冠XBB疫苗接種率僅3.3%,5歲至11歲兒童接種率亦僅5.97%均偏低,而接種新冠XBB疫苗可提供良好保護力,呼籲家長儘速攜帶幼童至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另提醒6個月以上至11歲兒童依核准適應症,應接種莫德納XBB疫苗, Novavax XBB疫苗未獲此年齡層之核准適應症。

疾管署表示,去年9月26日新冠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及死亡病例中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者均占97%(含)以上。近四周變異株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以JN.1(82%)為多,其次為BA.2.86(9%)及EG.5(7%)等;境外檢出病毒株以JN.1(82%)為多,其次為BA.2.86(15%)及EG.5(3%)等。

國內新冠XBB疫苗已累計接種190.3萬人次,全國接種率達7.99%,6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達17.46%。疾管署提醒,國內疫情處高原期,近日併發症及死亡新增數仍多,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須注意重症病例發生風險,呼籲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民眾,盡速前往接種,以提升保護力。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秋冬疫苗專區」或至各縣市官網查詢。

新冠肺炎 疾管署

延伸閱讀

疫情高峰已過仍創6年新高 公費流感疫苗今起全民接種

麻疹北北桃都需要戒備 羅一鈞呼籲民眾勿搶打疫苗

打2劑疫苗仍難敵 北部30多歲男染M痘 本土今年累計3例

類流感疫情回升!羅一鈞估疫情在「這時」達到高峰 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13萬人次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台大研究發現 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平均濃度,若卅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