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超商「Lawson」在台申請商標!網樂:炸雞君要來了嗎?

近7成學齡前童日常玩3C 護眼原則保遠視儲備量

有研究發現,2歲到6歲學齡前兒童高達近7成都在用3C產品。國健署提醒,12歲前應掌握「遠視儲備量」,注意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2到3小時,減少近視發生風險。

台灣人超過9成是近視族,更因現代科技發達,使用手機、平板、桌電等3C產品機率隨之增加,學童視力不良率如失速列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舉辦衛教記者會,就讀幼兒園大班的李小弟帶著爸媽一起大跳愛眼健康操,提醒護眼重要性。

李小弟的爸媽分享時笑說,雖然知道「3010120」護眼原則,但大人很難做到,因工作、生活都常常要使用手機,反而是小朋友會提醒,透過幼兒園舉辦的身心健康親師座談,意識到沒有管控小朋友使用3C產品的嚴重性,現在會互相告知要適時休息,一起到公園戶外走走。

嘉義大學幼教系教授葉郁菁近期分析研究700多份樣本。她簡報指出,結果發現,其中0歲到未滿2歲孩子使用3C產品的比例高達37.5%,2歲到未滿6歲使用比例也非常高,將近7成、68.5%,讓人擔心無法落實遠視儲備量概念。

她建議家長可以掌握「不給」和「陪伴」2大要訣,盡量延後給手機的時間,並提供更多時間和孩子互動。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會後接受媒體聯訪強調,避免過早耗盡「遠視儲備量」是關鍵,尤其12歲以前,嬰幼兒的眼睛具備生理性遠視,形同上天給的抵抗近視健康存摺,若用眼過度,會快速消耗遠視儲備量,一旦遠視儲備量不足,就有可能罹患近視,並發展為高度近視,籲家長重視。

根據國健署民國102年國小低年級學童視力保健介入計畫結果,發現每週戶外活動達11小時,1年平均可減少55%的近視發生機率;每週的日照時間超過200分鐘,可減少49%學童罹患近視機率。

國健署自109年起在幼兒園推動健康促進試辦計畫,將幼兒健康4大議題融入幼兒園日常課程活動,包括視力保健、事故傷害防制、飲食營養及健康體能;112年全台有126家幼兒園參與,其中38家選擇視力保健議題,透過愛眼健康操、護眼存摺、親子講座、出遊望遠凝視等方式,將視力保健從幼扎根。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科長歐良榮提醒,每年應定期檢查1到2次視力,掌握遠視儲備量,並注意用眼30分鐘須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2到3小時。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文獻,建議2歲前盡量不要看螢幕、2歲以後每天看螢幕不超過1小時,國健署出版「手機還我孩子不哭」手冊,針對幼兒使用螢幕產品常見10大情境提供應對策略。

國健署 視力 近視

延伸閱讀

家長忙工作孩子離不開3C 護眼教育從幼兒園紮根

逾3成未滿2歲幼童都在用3C 專家:恐過度消耗遠視儲備量

國小生緊湊行程太可怕 眼科醫提出近視研究向家長喊話

不要學!女子崇尚自然療法 宣稱尿液滴眼能改善視力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男性照顧老年家人 家總:離職風險高

男人真命苦,主計總處調查發現,若照顧年滿六十五歲家人,男性離職風險大於女性一點六倍,而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發現,近...

走4小時才能消耗!夜市小吃熱量冠軍曝光 營養師:邊走邊吃也難瘦

夜市是台灣的特色文化,美食小吃應有盡有,但享受佳餚之餘也可別攝取過多熱量。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公布多種夜市小吃的熱量表,其中雞排竟然還擠不進前三名,高敏敏提醒大家很多食物的鈉含量都非常容易超標,即使邊走邊吃也瘦不下來,因此把握4原則,才能吃得開心又無負擔。

本季流感累計亡61人 近10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籲速打疫苗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9日累計30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