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公布「碳費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明年討論費率

環境部今日發布「碳費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明定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的組成及運作方式。環境部表示,將開始進行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遴聘作業,預計於明年第1季召開審議會討論費率。聯合報系資料照
環境部今日發布「碳費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明定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的組成及運作方式。環境部表示,將開始進行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遴聘作業,預計於明年第1季召開審議會討論費率。聯合報系資料照

環境部今日發布「碳費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明定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的組成及運作方式。環境部表示,將開始進行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遴聘作業,預計於明年第1季召開審議會討論費率。

依「碳費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規定,審議會召集人為環境部次長、副召集人為該部氣候變遷署署長,委員人數為19到23人,將由部長遴聘機關代表、民間團體代表及學者專家,其中政府機關以外委員不得少於三分之二,任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以符合性別平等精神。

環境部說,從113年開始,碳費徵收對象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就會被納入計價,依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8條規定,其徵收費率將由審議會審議後,送環境部核定公告。11月30日在杜拜開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國會議(COP28),也正在討論全球減碳課題,此項設置要點的訂定展現我國願與國際協力,逐步落實減碳的決心。

環境部說,我國身為國際社會一員,已規劃2050淨零排放路徑,修正發布「氣候變遷因應法」,提出12項關鍵戰略及具體行動方案,同時啟動徵收碳費制度,相關徵收碳費辦法草案均將在本年底正式對外預告。環境部表示,

環境部表示,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今年全球氣溫將比工業革命前均值高了攝氏1.4度,將創下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今年11月2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所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同樣指出,去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同樣創下新高紀錄,約80%歷史累積排放量來自20大工業化(G20)國家,然而其中僅9國以法律規範淨零目標,僅10國訂有行動計畫。

環境部說,這份報告提醒,若延續現行政策發展,推估全球溫升將達3°C。反觀我國,明確將淨零目標入法,且參採聯合國全球盤點作法以5年為一期,滾動檢討減碳情況。環境部表示,淨零轉型在我國已是現在進行式,且必須要落實完成。

根據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出版最新全球大氣研究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庫(EDGAR),2022年全球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相較於2005年增加27%,中國與印度分別成長86%與79%,韓國與新加坡則分別成長25%與37.6%,相對之下,我國係降低7%,不僅遠低於全球平均值,在亞洲僅次於日本(降低16%)。

環境部說,我國將持續接軌全球邁入以追求溫控1.5°C為軸心的氣候行動,務實推動我國2050淨零路徑及12項關鍵戰略,並於氣候變遷因應法及子法訂定下,2024年進入排碳有價時代,啟動碳費徵收,配合自願減量、增量抵換等多元配套措施,啟動加強減量企圖心,致力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氣候變遷 減碳 環境部

延伸閱讀

選前激勵士氣?環境部宣布調高清潔隊獎金 工會曝隱憂

冬季空品不良 環境部抓到烤漆業者偷排廢氣

RE-THINK首創環保外送指標 減碳量達1座大安森林公園

澎湖垃圾問題 環境部協助朝在地自主處理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國衛院10年追蹤研究 空汙增中風死亡率

國衛院公布 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

2波東北季風影響!輻射冷卻早晚溫差大 低溫跌至17度

天降涼雨逐漸趨緩,中央氣象署今天表示,未來一周受到2波東北季風影響,天氣穩定、水氣較少,但因輻射冷卻,早晚溫差大,北部、...

今防大雨!北台最低17度 吳德榮:周三起3天輻射冷卻最低15度

要帶傘及外套。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今鋒面快速南下,各地有局部陣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