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沈建宏遭控約砲!前女友改口認:他劈一次腿而已

上億遺產不給親人!他被判「剝奪繼承權無效」 呂秋遠提醒預立遺囑注意10件事

以為開玩笑…爸爸上廁所託人顧小孩 新同事竟將1歲嬰扔進蝦池

疾管署:黴漿菌在台仍屬低度流行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黴漿菌目前在國內處於低度流行階段。記者賴昀岫/攝影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黴漿菌目前在國內處於低度流行階段。記者賴昀岫/攝影

中國大陸爆發大規模呼吸道疫情,其中黴漿菌讓家長聞之色變,人心惶惶,開業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擔心,從中國大陸返台的民眾恐帶回對主流治療藥物紅黴素有抗藥性的黴漿菌種,於農曆春節引爆台灣另一波疫情。

另有臨床醫師反映,用於治療黴漿菌兒童個案的抗生素「日舒藥水」已缺貨一年多,一旦疫情竄升,恐無藥可用;對此,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國內共有二張相關藥品許可證,學名藥廠正常生產供應,而原廠藥品則於十月底逐批輸台,滿足臨床需求。

台中傳出多起黴漿菌感染病例,開業小兒科醫師施勝桓表示,日前收治一名二十多歲護理師,狂咳二個月,排除新冠、流感等感染,最後確診為黴漿菌感染;另一名國中音樂老師則持續咳了四個月,服用抗流感藥物,效果有限,快篩證實感染黴漿菌,改用抗生素,才逐漸好轉。

黴漿菌強襲 陸兒童肺炎激增 圖/聯合報提供
黴漿菌強襲 陸兒童肺炎激增 圖/聯合報提供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大陸北方因較早天冷,黴漿菌流行期為每年八到十二月,目前處於高峰期;台灣流行期約慢二到三個月,好發於四至五歲學齡前孩童,目前對一線抗生素已有六成抗藥性,所幸仍有其他抗生素可用。

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觀察,國內黴漿菌抗藥性升高,讓此疫情似有嚴重趨勢,儘管患者活動力、食欲都還不錯,但肺部X光片已見白點或浸潤。如果孩子感冒超過一周,不見好轉跡象,務必就醫,請醫師判定。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台灣一年四季均有感染案例,大部分人感染黴漿菌後,症狀輕微,自行痊癒,因此被叫做「會走路的肺炎」。

台灣兒童感染症學界聯盟TPIDA二○一一年到二○一二年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肺炎黴漿菌是兒童社區型肺炎第二常見的致病原,約占二成二,僅次於肺炎鏈球菌的三成,五歲之後的學齡兒童族群為最好發族群。羅一鈞表示,國內整體呼吸道疫情連續七周下降,黴漿菌占比亦偏低,僅能說是「低度流行」。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該院最近檢驗呼吸道病原,其中黴漿菌不到百分之一,國內目前處於低度流行階段,家長無須緊張,必須住院的重症個案仍是少數。

疫情 醫師 黴漿菌

延伸閱讀

「黴漿菌入侵校園?」疾管署認標題過頭 晚間3點回應

黴漿菌入侵校園引恐慌 羅一鈞晚間揭3點真相

創十年新高…今年累計22例本土「副傷寒」個案 其中有1死亡個案

今年特別嚴重?黴漿菌「非新興傳染疾病」 醫指一原因使疫情上升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價值8億元!免費快篩千萬劑 8成下月底到期

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快篩試劑奇貨可居,疫情過後,卻是乏人問津,疾管署累計採購三點五億劑快篩試劑,仍剩餘一千多萬劑,其中有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