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黴漿菌疫情升溫 醫直言最擔心「這狀況」

兒科醫師表示,檢測黴漿菌的方法大致有3種。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兒科醫師表示,檢測黴漿菌的方法大致有3種。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肺炎黴漿菌疫情升溫,不少民眾也覺得人心惶惶,開業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黴漿菌是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比較怕的是從中國大陸返台的民眾,帶回對國內主流治療藥物紅黴素有抗藥性的菌種,檢測黴漿菌的方法大致有3種,分別為PCR檢測、血液抗體檢測及細菌培養等;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則說,如呼吸道住院患者經評估有需要,則會進行多重病原體檢。

黃玉成說,過去黴漿菌的臨床診斷,最簡單快速的方式,會抽血看冷凝集素,若是血液呈現沉澱狀況表示含冷凝集素,如果患者同時合併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懷疑肺炎的現象,便會假設性診斷為黴漿菌感染相關。

黃玉成表示,通常會到大醫院檢測,症狀都會較嚴重,可能咳嗽較嚴重、發燒較多天,X光片已有肺炎的變化,因為黴漿菌檢測至少要2次抽血檢測抗體,或做核酸檢測才能判定,一般有抽血驗抗體和PCR檢測,門診以抽血的形式居多。

不過,因為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者,如果症狀持續沒有緩解,醫師會評估進行多重病原體檢測,進一步抓出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黃玉成說,平均一個月會做1到200件,都是小朋友,不過這屬於自費項目,一次要價8000元。

有時候在1個病人身上測到不只1種病毒,「同時側到不代表同時感染,有可能是一個還沒好又接一個」,因為PCR檢測就像COVID-10病毒那樣,當下測到的可能是前幾星期感染的。

黃玉成也說,最近台灣感染疫情沒有出現「喜馬拉雅山」那樣,頂多是小山或小丘陵,主要是因為民眾仍維持配戴口罩與洗手習慣,可以說是免疫負債的一種表現,不過對小朋友來說,是可以接受的程度,成年人倒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黃玉成並表示,最新檢驗黴漿菌抗體免疫反應,是直接抽血檢測急性期的抗體IgM,而抗體一般在感染之後一周到10天才開始慢慢增高,較為準確的方式是感染之後第一次測量為陰性,過3到4天後再檢測,若為陽性就能比較確定,不過黴漿菌抗體較為特殊,IgM抗體可持續到半年甚至一年,因此有時一年內抽血難以判斷是否是重覆感染。

林應然則表示,黴漿菌可以存在咽喉一段時間甚至長達半年,也就是感染後半年,咽喉可能都還有黴漿菌,抗體也可以存在一段時間,如要更精確要測2次,2周後看有沒有增加4倍以上,例如現在是現在1:16,兩周後變成1:64,感染後持續升高,就代表現在的感染。

「所以有些東西緩不濟急,比較有意義的反而是治療」,林應然提到,如果有咳嗽很久、反覆燒燒退退及嘔吐但精神很好、有接觸過黴漿菌案例就直接投藥,因為黴漿菌有藥可以醫、有抗生素可以治療,很多案例根本還沒測就先投藥,因為細菌感染不希望太晚用藥,愈早用藥愈有用。

林應然也說,血液中的抗體,是感染病毒或細菌後,靠免疫力產生,通常感染黴漿菌,血中會形成抗體對抗,並在感染之後慢增加。

患者 肺炎 黴漿菌

延伸閱讀

狂咳到吐!黴漿菌釀支氣管肺炎咳整晚 醫籲這兩招來防範

黴漿菌來勢洶洶!十大QA解惑 醫:預防絕招「戴口罩」

大陸黴漿菌延燒 台中護理師狂咳2個月 快篩…賓果了!

陸各年齡層驚爆7種病原體 醫曝國內「丘陵型」疫情現況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托嬰中心監視影像 將強制上傳雲端

虐嬰事件頻傳,當家長要調閱托嬰中心監視影像時,常遇到影像保存不當或設備毀損,導致無佐證證據。衛福部預告修正「托嬰中心監視...

新制上路逾2個月 護病比9成醫院未達標

疫後全台鬧護理師荒,為改善血汗環境衛福部調整三班護病比,新制於三月上路至今已逾二個月,醫療工會團體調查全台逾五百名護理師...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分配出爐 華航、長榮、星宇4大航線進駐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預計2027年完工啟用,國籍航空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及星宇航空都有意進駐。交通部去年研議以航線分配,桃機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