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淡水凶殺!前員工疑討薪不成 遭老闆砍殺多刀送醫不治

新內閣政次名單公布 挨批敗選者聯盟 在野點名林靜儀不適任

國外護理師月薪達18萬 專家:留人靠加薪、降低護病比

醫護人力短缺問題惡化,明年護理人力恐將短缺1.5萬至2.4萬人。圖為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醫護人力短缺問題惡化,明年護理人力恐將短缺1.5萬至2.4萬人。圖為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家衛生研究院推估,台灣2024年護理師將短缺1萬5964人到2萬4447人,而立法院法制局研究報告指出,近半年已有1700多位護理人員離職。昨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喊話將優先投資醫療保健預算支出,包括優先為護理人員加薪,衛福部長薛瑞元則指出,今年將可確定三班護病比標準。專家認為,幫護理人員加薪「是必要的」,如此才能留住人才,降低護病比,否則只是惡性循環。

護理師低薪資、工作過勞等,使得去年底至今已流失1700多名護理人員,近期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與多個護理團體開會討論三班護病比調整,也自8月起,要求全台醫院的全日護病比填報,改為三班護病比填報,預計收集2個月的現行醫院執行情況資料,最快10月再次開會,依照可行機制、財源,討論並凝聚共識,朝合理護病比入法目標努力。

康寧大學副教授兼護理科主任呂莉婷表示,幫護理人員加薪是必要的,護理人員十年前的薪水跟現在差不多,但在國外,光是護佐一個月就10萬台幣,護理人員可以達到18萬,如果薪資沒有提高,護理人員會持續離開,建議政府除了調高護理薪資,也應創造友善職場,包估相關福利、減稅或補助措施,或增加護佐人力編制,分擔如翻身等簡單工作,讓護理人員空出時間做更高階的病人照護計畫,可降低護理師壓力。

呂莉婷呼籲,導致護理人員出走,職場環境不友善是一大原因,像是護理師婚後,因為無法配合醫院班表,導致無法兼顧家庭和工作,如果人員留不住,則導致護病比增加,加速惡性循環,「許多護理師畢業後到臨床執業2至3年,卻因為環境不友善而離職,非常可惜。」

呂莉婷表示,在少子化影響下,學校招生都很艱困,雖然五專護理科大多可以招滿,但國中端大多會鼓勵學生選高中、大學,使得護專學生程度偏低,未來進入臨床工作時,靈活度較不足,碰到挫敗時更容易想離開,或是轉去當網紅,「但他們沒想過,未來沒有護理師照顧,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呂莉婷呼籲,政府應該提升護理人員待遇,留得住人後,才可以降低護病比,否則人留不住臨床,還是無法改善。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表示,護理環境不佳是因為醫院違反勞基法,但護理人員對於勞動條件知識不足,因此工會不斷呼籲,應該將此科目列為必修學分。

她直言,醫師票有8成是民進黨,如果參選人要護理票,至少要具體論述,告訴護理人員如何改善環境,不然會覺得是「畫大餅」、「空頭支票」,她說,別小看護理的力量,目前執業有18萬人,有護理執照32萬人,若加上護理人員家屬,少說也有100萬票。

護理師

延伸閱讀

護理薪資低廉 基層護理師現身吐真言

吃飯10分鐘、上廁所6分鐘 7千醫護網路提案要勞權

明年護理師缺額恐達2.4萬人 立院法制局籲合理護病比率

半年超過1700名護理師離職 護理師揭露血汗工作辛酸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台大研究發現 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平均濃度,若卅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