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電800元以下是上天的禮物?網曝血淚教訓 建議1招降低風險

仍有遺骸!太魯閣事故家屬2、3月重回現場 又發現11名罹難者遺骨、遺物

蘋果M4版iPad Pro、iPad Air 6新舊價格比一比!最貴漲6500元 這款便宜1500元

垃圾山燒不完 千萬噸達新高峰

南投埔里因無垃圾臨時堆置場,全鎮垃圾僅能放在清潔隊辦公室旁,如今堆成一座垃圾山。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南投埔里因無垃圾臨時堆置場,全鎮垃圾僅能放在清潔隊辦公室旁,如今堆成一座垃圾山。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台東縣議會日前退回代燒南投縣垃圾的提案,顯示台灣仍面臨嚴峻的「垃圾山」危機。環保署統計,二○二二年全台一般廢棄物總量已逾一千一百萬噸,創歷史新高,但公有焚化爐陸續歲修、年限將屆,以及每年一八一萬噸事業廢棄物需仰賴公有焚化爐去化,問題依舊嚴重;即便環保署近年推動廢棄物燃料化,最快二○二六年才可能舒緩垃圾燒不完的困境。

全台廿四座焚化爐,半數已逾廿年使用年限,最老的內湖焚化廠已用卅年,北市木柵、新北樹林及新店、台中文山四廠則超過廿五年,高齡化焚化爐成縣市政府問題之一。根據統計,去年一般廢棄物總量逾一一二三萬噸,加上事業廢棄物專用處理廠還在建置,每年仍有一八一萬噸事廢需靠公有焚化爐去化,排擠到一般廢棄物,導致家戶垃圾堆積量始終難以降低。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簡任技正劉俊廸坦言,原為家戶垃圾所建的公有焚化爐,近年面臨垃圾產生量比燃燒速度更快的問題,目前就是盡量做好垃圾篩選,事先篩除不可燃或不適燃垃圾,減少需焚化垃圾量。

另外,環保署自二○一九年起推動可燃廢棄資源燃料化,解決高熱值廢棄物處理、減少化石原料及燃料開採;以發電為例,廢棄物與焚化爐發電效率僅百分之廿,若製成固體再生燃料(SRF)並與專燒爐燃燒發電,發電效率可高於百分之卅,有效將事業廢棄物「轉廢為能」。透過分流有效解決公有焚化爐去化量能問題。

劉俊廸表示,透過一般廢棄物與事業廢棄物的分流,可有效解決公有焚化爐去化量能的問題,目前已逐步建置、啟用事廢專燒爐,但仍要等到二○二六年,才能緩解家戶垃圾燒不完困境。

荒野保護協會議題專員黃嘉瑩說,焚化爐歲修、整改並非主要影響垃圾去化主因,而是民眾生活習慣改變,導致垃圾產量太大。她認為重點應放在源頭減量,並做好廢棄物細緻分類、資源回收,環保署更應拿出魄力落實執行,規畫路徑圖及配套措施,並做好宣導,民眾才不會有太大反彈。

廢棄物 焚化爐 環保署

延伸閱讀

生活習慣改變、老舊焚化爐歲修 垃圾山恐2026年才有解

垃圾山難解?地方互惠碰民意就卡關 中央出錢卻無話語權

廢棄物成垃圾大戰! 環境部周二揭牌 環團籲2點落實減塑

埔里清潔隊堆出8千噸垃圾山 盼兩招有效「移山」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價值8億元!免費快篩千萬劑 8成下月底到期

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快篩試劑奇貨可居,疫情過後,卻是乏人問津,疾管署累計採購三點五億劑快篩試劑,仍剩餘一千多萬劑,其中有八...

MAMAMOO玟星演唱會大跳「國民健康操」國健署說話了

韓國知名女團MAMAMOO成員玟星日前來台開唱,為了寵粉更精心準備台灣人共同的回憶「Lucy健康操」,更上傳到擁有750...

長輩屢介紹工作…家庭主婦靠ETF月領20萬想攤牌 網急勸:後患無窮

日前有一名人妻在論壇Dcard上以「不想再找工作了」為題發文,她表示,自己目前是專職家庭主婦,擁有大約1500張左右的00929(ETF),每年這些ETF收益分配總額近20萬,但長輩一直關心她何時去上班?讓她不知該如何面對,猶豫是否該攤牌,告訴他們實情呢?引發網友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