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龍門石窟太美?遊客發出驚嘆「下巴真的掉了」 園區急廣播尋醫

台北成美橋車禍!「3車撞成團」釀4人送醫 保險桿噴飛、車頭全毀

維他命B群、消化酵素…15項指示藥 取消健保給付

依健保署統計顯示,去年使用人數最多的五大指示藥品,其中服用止痛藥最多,達1480萬人。示意圖。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曾學仁/攝影
依健保署統計顯示,去年使用人數最多的五大指示藥品,其中服用止痛藥最多,達1480萬人。示意圖。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曾學仁/攝影

健保是否繼續給付止痛藥、咳嗽感冒藥等八百多項指示藥品,醫藥界長期爭論,衛福部健保署於本周二下午召開會議,歷經三個多小時,達成兩大共識,一為不再給付維他命B群、消化酵素等十五項指示藥品,再者,請各專科醫學會於兩周內盤點每年用量小於五千顆的指示藥品,一個月後開會討論是否繼續給付。

十五項不再給付的指示藥品中,以維他命B群、消化酵素最為常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維他命B群常用於神經痛患者,如帶狀皰疹引發神經痛,藉此緩解神經疼痛;此外,缺乏B1、B6、B12等維生素,可能引起神經炎,醫師也常開立這類藥物。

不過,部分醫師開立維他命B群似有氾濫之嫌,「有病治病、無病強身」,與會專家認為,國人飲食充裕,又可補充維他命B群保健食品,不至於攝取不足,因而取消相關指示藥品給付。

至於蛋白酶、澱粉酶、脂肪酶等消化酵素,常用於消化不良患者,林應然表示,人體中的胃、胰臟、小腸都具有分泌消化酵素功能,應無須額外補充,此藥物類似保健食品「可有可無」,遭取消健保給付。

健保署統計,去年健保給付指示藥品八四一項,金額為十六點七四億元,常見藥品為止痛藥、咳嗽感冒藥、抗組織胺等藥物。

2022年健保給付指示藥品 使用人數前5大項目 製表/元氣中心
2022年健保給付指示藥品 使用人數前5大項目 製表/元氣中心

副署長蔡淑鈴說,健保成立至今廿八年,醫師繼續開立指示藥品,可見臨床上有其需求,這次針對三大類十五項指示藥品著手,「錢不是重點,臨床需要才是重點。」多為療效差、停產,或有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的處方藥可供選擇,不影響民眾用藥,後續繼續盤點。

對於國人關心的氧化鎂(軟便劑)、止痛藥、感冒藥,及孩童使用的感冒糖漿、咳嗽糖漿等指示用藥,目前繼續提供給付。此外,健保署請各醫學會盤點一年用量小於五千顆的指示藥品,以及藥膏少於一千條及眼藥水不到一千瓶者,將再開會討論是否取消健保給付。

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表示,健保署終於願意開始審視指示藥品,建議六歲以下兒童指示用藥維持給付,其餘指示用藥應以每年至少百分之五的幅度減少。

健保 感冒 維他命

延伸閱讀

此款抗生素健保給付過低退出台灣? 健保署最新回應了

指示用藥健保給付爭論 健保署昨決議15項藥品不再給付

改善疲勞只吃維他命B群仍不夠?專家建議多加「一物」可事半功倍!

維他命發泡錠致腎結石?醫師:關鍵在劑量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