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634億助燃油公車汰換 拚2030年市區公車全電動化

動動公車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動動公車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加速推動客運車輛電動化,交通部今在行政院會報告「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2024至2030年)」,計畫總經費高達643億元,將於明年起投入協助客運業者將燃油公車汰換為電動公車,預計2030年達到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並朝2050淨零排放目標繼續前進。

交通部表示,電動大客車過去推動受限於車輛產品性能不佳、價格偏高、充電設施環境與後勤維修體系,以及關鍵技術與零組件未能落實國產化等課題,以致客運業者汰換意願不高,電動大客車數量成長緩慢。

經由重新檢討政策及擬訂策略及推動期程,交通部與經濟部及環保署共同合作,於2020-2022年推動「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以3年500輛示範車輛規模扶植國內車廠投入電動公車自主設計開發及生產,提供符合國內業者使用之優質產品及加速提升電動公車數量。

交通部表示,經過3年努力,目前國內已有2家車廠(華德動能及成運汽車)完成國產化項目要求並在國內投資設廠生產;另還有其他4家車廠正積極對應國產化項目中,除供應未來客運業者汰換所需產能外,也為國內車輛打造及相關零組件設計開發創造就業機會,帶動新一波的產業發展及打進國際供應鏈。

交通部表示,在3年示範先導期過後,今年開始進入推廣期,為達成2030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尚約有9400輛市區燃油公車需要汰換,為及早規畫佈局及籌措相關經費,與環保署共同提報「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2024至2030年)」,計畫內容除對於客運業者購車補助外,也納入建置維修保養體系、載客營運補助及路網優化等配套經費,除降低客運業者購車負擔外,也在維修及營運面提供業者更多協助,在車輛營運調度及維修保養更無後顧之憂。

交通部指出,去年3月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提出12項關鍵戰略,其中1項重要戰略便為「運具電動化與無碳化」,並優先聚焦技術成熟的客運車輛,未來隨著技術發展,再將其他運具逐步電動化或無碳化,因此2030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具指標性意義,也是2050淨零排放非常重要的一步,交通部將與經濟部及環保署持續合作,加速整體計畫的推動。

交通部表示,過去推動電動公車示範計畫已累積相關的經驗與成果,並與相關單位建立完整的推動機制與分工,包括車輛製造、智慧化導入及充電設施與用電規劃等,後續將依核定計畫推動;另未來也會搭配公路公共運輸計畫,持續在全國各地建構優質的公共運輸環境。

交通部 公車 環保署

延伸閱讀

軍公教明年可望調薪 行政院會今將拍板加薪幅度

環保署延期四接環評審查 立委警告護航闖關有圖利之嫌

爭議太大! 環保署「因故延期」四接環評審查

通過環評也沒用!環保署:基市府若堅決駁回 協和四接無法開發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把握好天氣!周三溫度驟降最低溫跌「1字頭」周五回暖

中央氣象署今表示,明天白天高溫約27至33度,南部局部地區有機會達到36度以上高溫,但周三、四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水氣...

花蓮近海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2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6日17時49分發生芮氏規模4.0地震,地震深度26.4公里,即在花蓮縣政府南方 25.1 公里 ,位於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花蓮縣2級。

很有感!17:45花蓮有感地震 預估震度3級

今天17:45左右花蓮地區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宜蘭、花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