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PLG/林書豪破相濺血傷退 國王雖退攻城獅林書緯喊「不合理」

國人在美受表彰獲掛我國旗榮耀 他去信外交部遭冷回4字

午後雨彈來襲!對流雲系發展旺 5縣市大雨一路下到晚間

雞蛋消費習慣大改變「北部最明顯」 農委會分析是這原因

根據農委會最新雞蛋產銷資訊,本周產蛋雞隻數3110萬隻,比上周3083萬隻,比上周增加27萬隻;雞蛋日產量為11萬3000箱,比上周11萬2000箱,每日增加1000箱。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農委會最新雞蛋產銷資訊,本周產蛋雞隻數3110萬隻,比上周3083萬隻,比上周增加27萬隻;雞蛋日產量為11萬3000箱,比上周11萬2000箱,每日增加1000箱。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歷經史上最常缺蛋危機後,在雞蛋批次大舉進口後,目前市況稍回穩,根據農委會觀察,整個雞蛋消費採購習慣正在轉移,從傳統通路轉到現代化通路,也就是從傳統零售箱蛋,再轉移部份到超市、賣場等消費,尤其以北部都會區最為明顯。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說,由於農委會每天都掌握賣場、超市、量販店的盒裝雞蛋狀況,發現進貨量與銷售狀況都明顯增加,主要是因為前陣子雞蛋價格高漲,市場價格很混亂,甚至每天都有不同價格,雖說零售仍為市場機制,價格各自呈現;當時,若能在架上通路買到的話,通路牌價相對固定,也因此,雞蛋消費由傳統市場、雜貨店、蛋行,移轉到現代化的超市、賣場通路消費。

江文全表示,另一原因,也可能是前陣子雞蛋供貨吃緊,但產量逐漸回穩後,消費者也擔心之前的傳統通路雞蛋保存問題,因此傾向採購現代化通路的盒裝雞蛋,至少上面有保存期限。

根據農委會的雞蛋產銷資訊,本周洗選場洗選噴印雞蛋的進貨量為4410萬顆,比上周4399萬顆,比上周僅略增11萬顆;洗選噴印的數量為1963萬顆,比上周1852萬顆增加111萬顆,供應仍處於相對低點。

南部一名蛋農表示,現階段生蛋主力仍以老母雞為多,氣候雖好轉,但新入的蛋雞仍在養成中,加上天氣酷熱,產蛋狀況並不樂觀;至於超市洗選蛋仍沒這麼多,主要是超市要的是一定規格、品質的雞蛋,而老雞的蛋殼比較薄、較大,不必然能符合洗選的規格,目前比較容易買的,還是一般傳統市場的箱蛋,特別是白蛋現在很多。

中華民國蛋品行銷發展協會理事長高傳謨表示,現在雞蛋「超難賣」,從清明連假過後到現在都賣不太掉,市況很糟;之前一箱(每箱約200顆)白蛋進貨最高曾喊到1700元,現在進貨成本為910元,前陣子價格太紊亂,漲價客戶都跑光了,算一算幾乎跑掉了一半,減用、少用、賭氣拒用的都有;雞蛋產量有沒有真的上來不知道,但市況不好、雞蛋一大堆是實情,也都降價努力在賣。

傳統市場 農委會 雞蛋

延伸閱讀

雞蛋限購令近期取消? 超市觀望

【專家之眼】敬告農委會 WTO紛爭是這樣爭訟的

動保法將禁夜市撈魚 攤商困惑「農委會沒事可做嗎?」

夜市禁止撈金魚!農委會預告動保法修正草案 違者最高罰25萬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