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4煞找上門!高雄暗夜傳槍響 18歲男左大腿中彈倒地哀嚎

登山熱吸「高山觀光客」卻留滿地垃圾 一張圖曝台灣山林慘況

能高安東軍縱走路線能高主後的舊山屋營地滿布垃圾,引起山友熱議討論。圖/臉書社團「登山通報站」Jason Chang提供
能高安東軍縱走路線能高主後的舊山屋營地滿布垃圾,引起山友熱議討論。圖/臉書社團「登山通報站」Jason Chang提供

近年登山熱,其中能高安東軍縱走被譽為「一生必朝聖縱走路線」,但登山客爆量帶進大量垃圾,登山好手「三條魚」詹喬愉2021年曾率隊淨山10天清出逾200公斤垃圾,還給山林乾淨面貌,未料山友近期拍下一張該路線營地照,又見垃圾滿布,有人指出「此生必去」吸引一堆「高山觀光客」,不僅能高安東軍,幾乎台灣登山健行、縱走路線等普遍都是如此,台灣山林慘況引熱議。

能高安東軍縱走位於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能高」是指最北邊的能高山,「安東軍」則為最南邊的安東軍山,該縱走路線沿途高山湖泊分布、草坡綿延,甚至能遇見水鹿覓食,不少山友稱之為「一生必朝聖縱走路線」,成國內熱門登山路線。

「三條魚」詹喬愉是國內知名女性登山家,她2020年帶隊挑戰能高安東軍縱走時發現高山垃圾問題嚴重,隔年發起淨山行動,並於5月親率11人志工團隊再次上山,而為期10天的淨山行程,竟清出了超過200公斤的山林垃圾,讓人重新看見最乾淨的能高安東軍縱走,未料才2年時間,又遭大量垃圾入侵。

張姓山友上個月攀登能高安東軍縱走,近期在臉書社團「登山通報站」貼出一張舊山屋營地滿布垃圾的照片,讓人看了超傻眼,他PO文表示,「此生必去,最美的高山湖泊縱走路線」,地上還有酒瓶玻璃,腳若在高山上被穿剌受傷就挫屎了。

該PO文也因此引發熱議,不少山友狠酸「這是垃圾場吧」、「台灣最美的風景?!」「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山神也哭哭」等痛批亂丟垃圾的行為,更紛點出不僅能高安東軍縱走,其實各地高山營地、縱走路線也一樣,早已被大量垃圾占據。

此外,更有人認為就是掛了「此生必去」、「台灣人必做」等稱號,加上網路推波助瀾,吸引一堆不做功課、不訓練、想親山不懂愛山、肯負重上山沒本事把垃圾帶下山的「高山觀光客」,再這樣下去,別說外國人不想去,垃圾山更恐揚名國際山界,除希望上山民眾要有公德心外,也盼單位能設法協助改善。

而因能高安東軍縱走橫跨南投、花蓮,針對高山垃圾問題,花蓮林管處表示,該縱走屬費時6天以上、須攜帶重裝備的困難級路線,許多領隊、山友行程間為減輕負擔,隨意棄置垃圾,其中其轄管的能高主後的舊山屋營地因位居偏遠,造成清潔管理不易,後續將加強勸導,並定期進行清潔工作。

花蓮林管處也呼籲,對於不遵守無痕山林的行為感到遺憾且強力譴責,盼所有登山者、領隊及協作共同負起責任,近期也將聯合南投林管處共同辦理淨山活動,並加強宣導落實遵守無痕山林。南投林管處也呼籲,民眾親近山林的同時,要有公眾自律,共同愛護環境,一起努力保護高山地區的脆弱環境。

山友

延伸閱讀

女神田馥甄2天1夜攻頂玉山 好物不藏私驚見8千登山鞋偽業配

山難、山屋與觀光:能高安東軍的死亡與登山環境反思

網紅挺孕肚登山骨折道歉了!卻遭質疑:有空拍片、沒空找恩人?

連假登山事故頻傳 玉管處籲山友不越級挑戰並勇於撤退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明年健保成長率4.7% 保費不動

行政院昨拍板定案明年健保總額,預算金額達八七五五億元、成長率百分之四點七,較今年增加三九一億元。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說,...

台鐵推駕駛違規記點制 19項目集滿7點終生不得開車

台鐵局明年元旦改制國營台鐵公司,強化司機員管理,台鐵首祭記點汰除制,包括冒進號誌(闖紅燈)、過站不停、列車邊撞或機撞、停...

相隔7年評鑑激戰 台北區8醫學中心洗牌

相隔七年的醫院評鑑,今年恐出現史上第一次區域醫院晉升醫學中心成功案例。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表示,本月廿日醫策會評定會議後,許多人向他道賀成為醫學中心,「努力十年終於挑戰成功」,難掩興奮、內心激動。

染到黴漿菌「好似顆粒卡在喉」!毒理專家中招:戴口罩仍是必須

毒理專家招名威今(29)日在臉書PO文表示,他前陣子也中了黴漿菌,主要症狀為喉嚨乾癢,「好似顆粒卡在喉嚨」一樣,一直猛咳不停。

新光婦科名醫爆離譜婚外情 小三傳裸照向小四宣示主權

台北市新光醫院婦產科一名潘姓名醫,被踢爆以已婚身分卻多次出軌,讓兩名女子流產,期間兩名婚外情女子因發現彼此,其中一名女子傳裸照「宣示主權」,該名潘姓醫師竟稱遭小四勾引,離譜行徑令人相當傻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