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千萬美金誰受惠?台捷密約首曝光 徐巧芯質疑外交部「干預他國內政」

遭雷擊停電休館一天 澎湖水族館苦笑「用電鰻發電可以嗎?」

玩笑鬧太大!旱鴨子醫學生遭惡作劇推落水 溺水近20分鐘一度瀕腦死

陳國樑:稅收超徵還稅於民 潘朵拉盒子已打開

稅收又大幅超徵,若這次決定不還稅於民,政府需提出強而有力的論述說服國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稅收又大幅超徵,若這次決定不還稅於民,政府需提出強而有力的論述說服國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初步統計112年稅收超徵3671億元,「還稅於民」議題再度發酵,針對超徵稅收的使用方案,行政院尚未決定,表示會廣納社會意見就總體賸餘情形進行檢討。政大財政系主任陳國樑指出,政府去年已因稅收超徵而普發6千元還稅於民了,這次如果決定不還稅於民,必定得提出能說服民眾的說法,不過,超徵不代表政府財政狀況良好,只代表收稅超過預算數,多賺的錢是否就要花掉,應該有更多思考。

陳國樑表示,問題就出在第一次,因為111年稅收超徵5237億元,所以112年還稅於民,普發現金6千元,112年稅收超徵初估3671億元,如果這次決定不還稅於民,政府應該要提出可以說服國人的說法,同樣超徵,這次有什麼理由不還稅於民。

不過,陳國樑認為,稅收超徵就普發現金本來就是錯誤的決定,但有了「超徵就還稅於民」的經驗後,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以後有超徵,若無強而有力的論述來支持不發錢,就無法不再次普發現金還稅於民。問題是,如果稅收短徵,要不要請全民補繳稅?做了普發現金的錯誤決定,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收拾殘局。

陳國樑舉例,個人原本預定要支出100元,但收入只有80元,20元要靠舉債借錢取得,但因為突然有打工機會,多了10元收入,最後總收入是90元,其中10元是超出預算的收入,這10元的用途有兩種,一種是少舉債10元,一種是一樣舉債20元,把多賺的10元花掉。

政府去年的情形屬於後者,稅收超徵,但債務還在增加,陳國樑說,超徵的稅收拿來償還債務都不夠還要舉債,怎麼有能力發現金給大家,他強調「超徵不等於政府有餘裕」,當然也不等於政府可以把超徵的稅收退還給民眾。

陳國樑指出,有超徵的稅收不償還債務或是減少舉債,等於是伸手向後代子孫拿錢,因為負債會延續下去,由後代子孫償還,「自己口袋有錢就拼命花掉,是一種代際掠奪」。

超徵最根本的問題要回到預算編列失準,而且準確度真的太差。陳國樑表示,近10年稅收,只有受COVID-19影響的109年稅收短徵223億元,其餘年度稅收均大於預算數,尤其是近3年,超徵幅度都在1成以上。政府預算失準,代表失去及時將政府資源投入國家建設的機會,那麼多錢竟然都不在施政規畫藍圖裡,只能事後集思廣益商討這些多出來的錢要怎麼花,財政管理失靈,導致預算制度功效大減。

債務 普發現金 財政部

延伸閱讀

112年歲入歲出確定賸餘 許銘春盼撥補勞保基金

去年稅收超徵3,617億元 是否再次普發現金?政院沒給答案

我不動產持有稅占比屬亞太前段班 與香港、新加坡相當

去年賦稅負擔率14.6% 平均每人稅負14.6萬

相關新聞

「繳稅懶人包」怎麼繳最划算? 達人整理超詳細圖表一次看懂

又到了5月的報稅季了,小弱肌這次整理了報稅的優惠方式還有最簡單的繳稅方法,覺得喜歡的話也可以分享給朋友喔!

報稅懶人包…父母60歲以上可以直接報列撫養! 3族群免稅門檻不同

每年5月申報的是前一年度的全年所得,也就是說,今(113)年5月要申報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綜所稅是「家戶申報制」,成員有本人(納稅義務人)、配偶與受扶養親屬,列報扶養親屬。

兄弟繼承房產後做一事慘...要賣竟得多繳200萬稅金

不動產繼承眉角多,不諳稅法,往往就會付出慘痛代價。近日就有一件,一對兄弟繼承父親房產,因為不懂法令,一錯再錯,本來轉售不...

財部:網紅課稅參照新加坡釋指引 兼顧簡化與法理

網紅經濟大爆發,顛覆傳統所得來源思維,財政部將首度針對多元網紅獲利模式,參照新加坡釋出綜所稅課稅指引問答。官員今天表示,...

當工程師10年迎人生稅務高峰 他心痛揭「繳稅金額」讓一票網友跪了

5月報稅季開跑,許多民眾在網路報稅系統開放第一天,就在家裡透過電腦、手機完成申...

政院通過中小企租稅優惠再延十年 加薪適用調高至6.2萬

行政院今(18)通過《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拍板延長租稅優惠實施期間十年,至2033年12月31日。此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