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省很大! 北捷這兩站房價一坪相差50萬

捷運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捷運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下一站省很大!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彙整近一年,雙北捷運相鄰兩站房價價差五大站點指出,橫跨北市中正、新北永和的「古亭站-頂溪站」,平均房價每坪價差高達50萬元,居雙北所有捷運站點之冠。

其次為位於中正/大安的「公館站」,也與下一站、位於文山區的「萬隆站」每坪房價有33萬的差距。

排名第三的是北市大同區的「大橋頭站」到新北三重的「三重站」,一坪差25萬;第四是橫跨中山、松山的「大直站-松山機場站」房價也有23萬的價差。

第五處也是北市大同區的「大橋頭站」,但到新北三重的「台北橋站」,價差21萬元。五處站價差大站點中,橫跨雙北多個行政區的「中和新蘆線」就包括的三處。

緊臨兩站價差大 主要兩原因導致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創辦人周昆立表示,這五處房價隔一站能省這麼大,主要是跨行政區,或跨縣市所導致。

他表示,傳統北市精華區動輒單價破百萬、總價數千萬的房價,讓很多購屋者望之卻步,其實目前雙北捷運發達,傳統好地段的生活機能已不再只有當地居民可獨享。

如果購屋者能跨出自己熟悉的生活圈,撇開門牌觀念,沿著捷運跨行政區、跨縣市或在豪宅區旁購屋,花費短短捷運一站的通勤時間,其實就可以省下大把購屋預算,生活品質也能大大提升。

以房價價差最大的站點「古亭站-頂溪站」就是跨縣市具代表性的案例,古亭站位處中正區,也是新店線及中和新蘆線雙捷運交會站,加上鄰近師大商圈,地段精華,屬於蛋黃區中的蛋黃,目前區域房屋單價平均破百萬。

至於新北永和頂溪站,雖然也是永和區最精華地段,但每坪房價均價只要59萬,幾乎只要古亭站的一半。只要購屋者願意從北市門牌,換到新北門牌,短短捷運一站的距離,就可以在同樣預算下,買到幾乎2倍的空間,CP值相當高。

不過,周昆立提醒,永和頂溪站雖然有一站到台北的優勢,但區域因為發展較早,周邊老大樓、老公寓也多,民眾在此挑選物件買房時,需要多留意屋況。

「公館站-萬隆站」每坪價差33萬元

再以房價價差第二大的站點「公館站-萬隆站」則是跨行政區省很大的案例,公館站位處中正區與大安區交界,隸屬台大商圈,與文山區的萬隆站僅僅只相隔一條基隆路,不過房屋均價每坪價價差卻高達33萬。

雖然公館站相對於文山區的萬隆站,無論是生活機能或地段價值都高一個級別,但公館站平均每坪房價高達百萬以上,頂溪站卻不到60萬,要首購族如果想鄰近公館商圈,萬隆站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房價價差排名第三「大橋頭站-三重站」與排名第五的「大橋頭-台北橋站」也是跨縣市的結果,這兩站因橫跨北市大同區與新北三重區,因傳統門牌效應,區域房價跟北市站點也有很大的價差,分別有著每坪25萬及21萬的價差。

排名房價價差排名第四大的「大直站-松山機場站」則是豪宅區塊與非豪宅區塊的差異,價差大的原因在於大直站鄰近豪宅區塊大直重劃區,使得區域房價相對比松山機場站附近的房價超高出很多。

不過,雖然松山機場站房價較低,但周遭生活機能比較弱,加上區域房市因為鄰近機場有禁限建的相關規定,區域房市熱度較低,房市年交易量較少,購屋者買房時,除考慮房價價差外,一定要綜合考量周邊生活機能與未來發展。

資料來源/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
資料來源/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

房價

延伸閱讀

僅北市規定校園周邊50公尺禁賣加熱菸 專家籲嚴管

萬里繡球花海及海灘譜戀曲 新北單身聯誼配對率達六成

北市8公尺以上道路改善87條 李四川:會再增加

議員建議服務業有需求 蔣萬安承諾北市試辦「朝10晚9」公托

相關新聞

買房後周圍空地蓋起新大樓視野全遮住! 資深房仲:難避免幾乎是遲早的事情

買現在這間房子時,你早就該有心理準備「對面空地蓋起來是遲早的事」。

房市其實很熱…政府統計是落後指標? 第一線從業人員:這個月公司成交好幾戶了

「很好啊!我們昨天又成交一個案子了,這個月公司已經成交好幾戶了」。

吃到飽不怕被吃垮…消費者連吃回本都很難? 他:老闆唯「這策略」有可能輸

以「吃回本」心態去那種店的,他心中的回本定錨在售價。但店家拿的是批發價欸...

「安屎之亂」再起?好市多衛生紙降價 五月花和春風的策略應變是?

因為紙漿價格上漲,導致衛生紙價格2022年大漲,苦了消費者的荷包;2週前,指標性產品好市多科克蘭衛生紙率先宣佈降價,此舉是否帶動新一波價格戰上演,其他品牌會降價?又要用什麼方式攬客?

到處都要掃「QRcode」…吃頓飯個資免費送人!她提三建議:別隔絕了人情溫暖

只要「請掃一下QRcode喔」,我們的個資就免費送人,被予取予求的使用;但真的有必要,為了買一件衣服、吃一頓飯,白白送上個人資訊嗎?

颱風假「根本不是假」! 停班停課適用學校與政府機關…不包含私人企業

中颱杜蘇芮颱風讓高雄市連放二天颱風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