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廠三強 在手訂單900億

國艦國造新標案包括「康定級軍艦-船艦載台性能提升案」、兩艘輕型巡防艦,以及五艘沱江級軍艦船體建造案陸續完成,三大造船廠台船、中信和龍德各有斬獲,推升在手訂單金額合計達900億元,將可反映在營運表現上。
台船表示,觀察近十多年來整體海運市場變化,由於運力過剩、運費低迷,導致新船價格下滑、訂單減少;加上各國際造船廠壓低新船造價,展開價格競爭,更是提高新船接單難度,形勢更為嚴峻。
蔡政府上台後喊出國防自主政策,台灣確立國艦國造方向,並持續釋出大量建造船艦需求,挹注國內各造船廠迎來榮景。
以該公司現正執行訂單來看,包括有海巡署四艘4,000噸級巡防艦、六艘1,000噸級巡防艦、15艘1,000噸級巡防救難艇,以及海軍安海計畫3,250噸級救難艦,財政部關務署四艘100噸巡緝艇等;同時,原型潛艦也正加速工程。
步入今年,該公司進一步拿下海軍的「康定級軍艦-船艦載台性能提升案」,該案有六艘拉法葉艦,預計自今年底開始進廠更新設備與維修,七年內全部完工,全案預算共70餘億元。
中信表示,去年原有在手訂單達125億元,排程至2027年,正執行的有海巡署33艘35噸巡防艦、15艘100噸巡防艦及八艘600噸巡防艦。目前並剛取得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原型艦艦體載台建造案,預算為90.5億元,分為「防空型」「反潛型」輕型巡防艦各一艘,預計2026年10月底前完成交艦。
龍德造船方面,除建造中的二艘沱江級艦外,去年以30億元標價拿下海軍第二批三艘沱江級艦艦體建造案;其次,該公司與漁業署的合作案陸續有進展,造價約8億元的「漁訓三號」漁業訓練船等均已開工。最新進展是國防部編列的90億元第二階段五艘沱江級軍艦船體建造案,也確定由其得標,預計2026年交船。
法人指出,由於造船行業採用完工比例入帳法,意味台船、中信和龍德隨著船艦工程進度推進,今明年的營運表現將呈現明顯成長走勢。
▪ 老公蹲廁所都「1小時以上」想裝冷氣 網看1點全點頭:必須裝
▪ 新竹供給來了!今年都更、危老案創歷史最大量
▪ 未蓋好先轟動!台南新豪宅王出爐 每坪54.1萬創新高
▪ 竹科獎金減!竹北房市近2年交易量腰斬 價格反漲3成原因曝光
▪ 最夯機捷宅在這站 兩年成交逾1,500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