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顧客急奔出!曼谷市中心一購物中心傳槍擊案 泰總理賽塔證實消息

中颱小犬來勢洶洶!陸警範圍擴大再納南投 這3地有望放颱風假

第60屆金馬獎入圍最大贏家是這部片 影帝簡直是「男神打架」

中興電氫能機車拚比Gogoro便宜!對氫巴態度謹慎

中興電工董事長江義福。記者游順然/攝影
中興電工董事長江義福。記者游順然/攝影

中興電工積極投入氫能運輸產業,董事長江義福表示兩輪和三輪氫能車路測超過5000公里,阿里山低溫測試數據良好,將技轉印度製造,4月更接獲印度氫能動力模組千台大單,目標售價要跟Gogoro一致甚至更低,但對氫能巴士他態度謹慎,建議一步一步來,不妨以電池氫池混和電巴先行。

中興電投入氫能發展15年,屬於台灣產業先行者,2008年起花6年投入氫能燃料電池技術,2014年及2016年兩度併購國際燃料電池公司,掌握訂製型甲醇重組燃料電池技術,在電信業基地台備用電池拿下高市占率,目前看好交通工具氫能燃料電池商機,又投入兩輪、三輪及四輪低功率氫能車開發。

江義福透露,兩輪及三輪氫能車都是中興電工自己設計的車型,在台東路測已經結束,累積跑5000公里成果良好,更曾到阿里山做低溫環境測試,接下來會技轉給印度,在當地建廠生產,美國達拉斯也要求燃料電池技轉,目前正在審閱合約中。

中興電的氫能兩輪車跟Gogoro電動車一樣採插拔氫能電力模組取代電池換電,兩輪車內可放四個罐子,每個罐子(燃料電池)可以跑25~30公里,印度政府期望藉此將當地流行的三輪嘟嘟車中電動或燃油動力改裝為氫動力模組,目前已經下單1000台,預計將由6月將啟用的華亞園區負責生產。

江義福表示,收集石化工業製造過程產生的餘氫,透過純化就能供應運輸工具發電,利用碳捕捉技術就能把灰氫轉為藍氫,結合ESG概念,中興電工發展氫能機車,他表示,一台兩輪氫能車目標跟Gogoro機車價格一樣,甚至要更低,由於高雄林園工業區每天上班時段機車量龐大,若能推動氫能車,就能將高雄打造為氫能都市。

高功率電巴不躁進!先從替換部分動力開始

而隨台灣彩瑛的第一台氫能電巴即將落地,中興電工反而對高功率氫能電巴態度謹慎。江義福表示,目前中興電也跟國際領先大廠合作開發氫能巴士,工研院也合作中,未來期望能在台生產,但他認為直接做一台氫能車會花很多時間,技術也很難一次到位,國產化得一步一步做。

他評估台灣要一次到位推動氫能巴士上路太難,不如先發展電動巴士,然後逐漸將其中電池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電力改成氫能動力模組,這樣安規較無問題。高雄有意將垃圾車導入氫能動力系統,江義福也透露,台北市垃圾車也考慮用氫能協助引擎除碳,而中興電在物流插車也有產品。

對於發展氫能移動載具,江義福表示會把握未來3年一步一步做,2023~2025年將是台灣發展氫能關鍵年,若再停滯,則2026年後全球氫能應用大爆發時,台灣的發展就將很艱難。

而談到中興電工在氫能的競爭力,江義福表示,過去三年趁疫情期間,中興電工下足功夫,主要有3大調整,首先是將美國與林口技術團隊整合,讓研發開發合併,其次是建立三個研發中心:先進電力中心、DC/DC轉換器、低工綠氫能移動載具,第三是在南港園區建立軟體韌體研發中心。

中興電工打造的兩輪、三輪及四輪車。記者王郁倫/攝影
中興電工打造的兩輪、三輪及四輪車。記者王郁倫/攝影

延伸閱讀

知名主持人楊瀾潤美?秀證:一直是中國公民

研華攜手彩碤新能源 共同完成台灣首輛氫能原型車

中興電4月營收年減2% 接單穩

FCEV成下一波主流?南陽計畫引進Hyundai氫能源車

相關新聞

買房後周圍空地蓋起新大樓視野全遮住! 資深房仲:難避免幾乎是遲早的事情

買現在這間房子時,你早就該有心理準備「對面空地蓋起來是遲早的事」。

房市其實很熱…政府統計是落後指標? 第一線從業人員:這個月公司成交好幾戶了

「很好啊!我們昨天又成交一個案子了,這個月公司已經成交好幾戶了」。

吃到飽不怕被吃垮…消費者連吃回本都很難? 他:老闆唯「這策略」有可能輸

以「吃回本」心態去那種店的,他心中的回本定錨在售價。但店家拿的是批發價欸...

「安屎之亂」再起?好市多衛生紙降價 五月花和春風的策略應變是?

因為紙漿價格上漲,導致衛生紙價格2022年大漲,苦了消費者的荷包;2週前,指標性產品好市多科克蘭衛生紙率先宣佈降價,此舉是否帶動新一波價格戰上演,其他品牌會降價?又要用什麼方式攬客?

到處都要掃「QRcode」…吃頓飯個資免費送人!她提三建議:別隔絕了人情溫暖

只要「請掃一下QRcode喔」,我們的個資就免費送人,被予取予求的使用;但真的有必要,為了買一件衣服、吃一頓飯,白白送上個人資訊嗎?

颱風假「根本不是假」! 停班停課適用學校與政府機關…不包含私人企業

中颱杜蘇芮颱風讓高雄市連放二天颱風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