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家級警報響! 連3震 上午9時35分花蓮近海規模5.1地震 最大震度4級

沈建宏二度暴走洩「還有更嚴重的事」 怒喊:錯了不承認更可悲

桃園小2男童被父裸體趕出門!鄰居曝他悲慘遭遇不只一樁

2024全球筆電市場將恢復健康供需 年成長率估達3.2%

圖為筆電示意圖。路透
圖為筆電示意圖。路透

根據TrendForce最新預估,2023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將達1.67億台,年減10.2%。隨著庫存壓力緩解,預期2024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恢復至健康的供需循環,主要的成長動能將來自終端商務市場緩步釋出的換機需求,以及部分細分市場如Chromebook、以及電競筆電的持續擴張,預估整體出貨規模將達1.72億台,年增3.2%。

TrendForce表示,AI PC屬於新興細分市場,目前尚未有明確定義,不過大抵可由軟體與硬體的角度切入觀察。軟體方面,Microsoft以GPT大型語言模型(LLM)為基礎的AI助理Copilot正式於11月開始販售,以Windows 11為基礎門檻、每位使用者每月30美金的訂閱費,提供Microsoft 365企業用戶導入AI處理能力,此服務目前仍相當依賴雲端伺服器的儲存與回應。

硬體方面,基於使用端更快速(即時回應、低延遲),以及更安全(本機儲存)、更便宜(降低伺服器依賴)為導向,回歸終端裝置的AI處理能力是CPU廠商的著眼點。不管是Intel NPU、AMD Ryzen AI、Apple Neural Engine或Qualcomm NPU都是藉由結合神經加速引擎,形成終端裝置上客戶端AI(Client AI)的應用,不再需要仰賴雲端運作,即可離線進行AI推論(Inference)的生產需求。在2024年處理器新品開賣後,將奠定高效運算AI PC的發展脈絡。

TrendForce認為,由於目前AI PC相關軟、硬體的升級成本高昂,發展初期將聚焦於高階商務用戶與內容創作者,此群體對於運用AI處理功能換取生產力效率有高度需求,同時也能即刻受益於相關應用,將成為第一代使用用戶。AI PC的出現,不一定能刺激額外的PC採購需求,多數將伴隨2024年的商務換機過程,自然的移轉升級至AI PC裝置。

消費端來說,目前PC裝置可提供的雲端AI應用多能滿足日常生活、娛樂所需,如若短期內未見AI殺手級應用,提出有感升級AI體驗,將難以快速拉抬消費型AI PC普及,畢竟高通膨所帶來的高利率環境,導致出現許多殭屍企業(Zombie Company),企業面對的經營困境是融資借貸的資金壓力;對於一般消費者,則是在可支配所得越來越低的情況下,要換購一台售價高卻又非必需的電腦相當困難。不過長期來看,在未來發展更多元AI工具的應用可能性後,同時價格門檻降低,消費型AI PC的普及率仍可期。

AI 消費 雲端

延伸閱讀

新增渦輪油電動力搶市!小改款Kia Carnival升級韓國正式登場

2024年全球筆電市場恢復健康循環 估年增率達3.2%

榨乾最後一絲殘存價值!Volkswagen正為Golf GTI進行最後一次升級研發

全新TOYOTA GR86新增Brembo車型 手排安全系統再升級

相關新聞

台積電先進封裝產能被訂光 輝達、超微一路包到明年

AI應用百花齊放,兩大AI巨頭輝達(NVIDIA)、超微(AMD)全力衝刺高效能運算(HPC)市場,傳出包下台積電今、明...

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投資 台積電AI營收上衝百億美元

台積電AI業績喊衝。法人看好,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AI投資順勢帶動客戶瘋狂下單,台積電今年AI營收將首度突破百億美元...

台積電首度發表2奈米強化版A16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台積電在美國當地時間24日舉辦2024年北美技術論壇,會中揭示其最新的製程技術、先進封裝技術、以及三維積體電路(3D I...

魏哲家出席北美技術論壇 台積電2026年完成矽光子整合

台積電於美國時間24日舉辦北美技術論壇,發表A16技術,預計2026年量產,屆時將邁入埃米世代。2025年完成緊湊型通用...

鴻海首部國產電動車上陣 展示完整電動車生態系

「2024 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17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鴻海(2317)作為主要參展廠商,圍繞集團智慧電動車平台,進...

台積電下屆董事候選人名單出爐!林全與二外籍女獨董入列

台積電今日宣布十位董事被提名人,包括三位現任董事魏哲家、曾繁城、龔明鑫,四位現任獨立董事彼得‧邦菲爵士、麥克‧史賓林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