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遭雷擊停電休館一天 澎湖水族館苦笑「用電鰻發電可以嗎?」

國道1號連環車禍...西螺服務區附近「多車追撞」 3人送醫塞車嚴重

驚爆童年受虐!伊能靜皮潰爛「浸泡雙氧水」痛哭仍被壓

【專家之眼】以緯創印度廠為例 CSR在地化深耕才是解方

緯創印度Narasapura廠發生暴動,組裝iPhone的廠房被砸,設備遭毀壞,且有iPhone遭竊。圖為緯創印度納爾薩普爾廠。法新社
緯創印度Narasapura廠發生暴動,組裝iPhone的廠房被砸,設備遭毀壞,且有iPhone遭竊。圖為緯創印度納爾薩普爾廠。法新社

供應鏈重組的風潮下,台商逐步分散生產據點,惟勞資對立事件時有所聞,近日又發生OEM大廠緯創資通,印度廠被砸廠事件。可以預見,該事件不會是最後一個。本文以為,台商應一改掠奪性經營模式,朝向落實CSR深耕在地化的營運模式,將能大舉減少類似的問題。

過去部分台商採取掠奪性經營模式,如壓榨當地勞工,命其長期加班,並聘用未成年童工,僅提供極低薪資,再以粗暴不人道的方式管理,不提供應有的勞工保險;並不遵守當地環保規定,任意汙染當地環境;不尊重當地文化、種族、政治觀點與宗教;以行賄方式,與當地高官建立密切的關係,以規避法律規範,並進行逃稅等行為;禁止員工組織工會,使員工無法與雇主進行集體協商,斷絕投訴管道;工作環境危險雜亂,威脅員工的安全與健康等。

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不但侵犯員工的權利,而且破壞當地的環境,台商常成為血汗工廠的代名詞,企業易成為員工與地方的公敵,待發生重大爭議之際,員工與居民就可能會群起抗爭,造成難以收拾的結局,甚至危及委託代工的母廠形象。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國對於環保、勞工管理、工作環境、勞動契約與薪資規範要求越來越高,歐美大廠也對代工廠設下嚴格的規範,不定時派人至各廠區驗廠。

台商與其消極因應此趨勢,不如主動出擊,提高工廠標準,負擔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除最基本的遵守當地法令,符合環保標準與勞動條件等規定外。還可朝以下方向努力:

首先,尊重在地文化:例如在穆斯林國家,應了解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習俗,尊重其服飾,提供伊斯蘭律法所允許的食物與飲品,得於每日五次禮拜時間進行祈禱等。

其次,培養當地幹部: 企業應盡力保護勞工,建立合理的薪資結構,人性化管理。並培養當地人為幹部,由本國人管理本國勞工,較能了解當地生態,減少文化衝突。提拔當地勞工,也能讓當地勞工有努力的誘因,願意為外商公司打拚。

第三,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台商為降低成本,設廠地區通常位於經濟較差的區域,不少地方還不時發生地震、海嘯或森林大火等天災。企業可考慮提撥外廠一定的利潤,用於當地公益,例如為當地興建學校培育人才;提供免費義診,醫治流行病;發生重大災難時,也可協助賑災等。

台商在各地投資時,若能抱持著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的態度,打造幸福企業。將有助於提升當地企業形象,吸引當地人才。倘發生糾紛時,也能有效消弭衝突。

印尼華人掌控該國許多經濟資源,過去卻經常發生排華事件。後來一些當地的華人與台商,積極從事義診、興建學校與設立醫院、協助救濟地震、水災與火山災難災民,普獲印尼人的肯定,有效帶動二大族群的良性互動,排華已大舉減少。

台商 環保 薪資

延伸閱讀

緯創印度廠暴動 王美花:個案不適用投保協定

緯創澄清印度廠未受重大損害 股價續挫、失守月線

澄清損失1~2億元!緯創早盤續跌 力守30元大關

印度廠被砸/緯創印度廠損失16億元?公司回應了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布林肯與美中台

繼去年六月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二度訪中,與上回雙方商定不同的是,此次是應中方之邀來訪,這可從硬體與軟體的結構來加以分析...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