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驚曝罹大腸癌2期 「百戰百勝」71歲魔王現況曝光

台積電攜鴻海拉抬 台股上漲192點收20,523點

「老天有眼發生大地震」引爭議 柯建銘道歉說原意

揮別防疫險危機 產險業看好AI應用綠色保險新契機

產險業擺脫防疫雙險釀虧損連連陰霾,今年前10月稅前賺新台幣144億元,展望後勢,產險業認為未來2至3年發展穩定可期,綠色保險AI應用將成發展新契機;但以防疫險為誡,面對未來仍須戒慎恐懼。

2022年COVID-19疫情嚴峻,讓產險業在防疫雙險大賠,全年稅後淨損1697.2億元。今年在簽單業績爆發下,產險業損益翻正,累計前10月稅前淨利達144億元,排除受防疫險干擾的2022年及2021年,產險業已相當回到往年同期獲利水準。

泰安產險總經理王修德認為,未來2至3年產險業發展應呈穩定可期,他審慎樂觀看待,不過仍須戒慎恐懼,「步步為營也步步為贏」。

他表示,防疫雙險理賠估算將達2700億元至3000億元,對產險業為重大教訓,亦同時帶來3大正向變化,首先,今年可見保險公司回歸專業經營,無論在不保事項或承保內容均出現正向調整,更重視保險本質。

其次,王修德說,「在我剛入行時,有前輩告訴我,這產業同業面前手拉手,背後下毒手」,但今年產險業市占率爭奪戰煙硝味顯著消散,保險公司明顯更重視承保範圍合理對價,過往費率不足的商品均作出相應調整。

第3,此次防疫雙險造成業界巨幅損失,一次賠光逾20年獲利,業界已將風險控管列為公司內部最重要因子,金管會亦修法強化產險業對保險商品銷售前中後程序控管及強化商品研發階段對再保風險移轉的適度安排等。

除了慘痛教訓促產險業走向正向發展外,王修德點出,各行業均受到台灣少子化影響,未來勢必會強化數位化應用,善用科技彌補前端業務開展、異業合作或作業流程精進。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賴麗敏亦認為,未來一定是AI的年代,懂得數據應用者為王。

明台產險總經理陳嘉文認同數位轉型可精進客戶體驗,不過AI應用同樣讓部分產險職務正在消失,舉例而言,明台產險為外商公司,原先需要不少翻譯人力,但隨翻譯工具漸普及,已有不少翻譯人才被工具取代,另隨自動駕駛普及,原先駕駛工作預期也將慢慢減少。

陳嘉文表示,最可怕的並非機器人會做人的事,而是人僅會做機器人的事,因此,談到未來產險業新契機在哪裡,關鍵還是在於保險規劃設計與人性溫度。

因應淨零轉型,陳嘉文認為產險業未來可掌握綠色商機,包括發展電動車保險、太陽能保險、風力保險、農業保險或碳排保險等;政策面上,若針對承保農業保險數量多者祭出負碳排誘因,亦可鼓勵保險業承作綠色商品。

臺灣產險總經理陳昭鋒表示,傳統產業需要新思維,與時俱進強化服務品質及專業,並在公司可負擔的前提下,研發客戶需要的商品或商品組合。

他舉例,面對永續,電動車及綠能保險等市場需求有望漸增,傷害險則是通路及客戶需求量高的保險商品,產險公司可在承擔得起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客戶需要;並可善用數位科技及異業合作,強化保險服務,進而打造品牌印象。

AI 保險 產險 疫情 防疫險

延伸閱讀

小摩唱旺台股半導體五強 看好台積、世芯、祥碩、欣興、日月光前景

仁寶營收/11月846億元、月減3.3% 看好2024迎換機潮

台南本土登革熱+19例 防疫最後1哩路要注意這件事

他籲「做多長榮航(2618)」油價跌機票仍貴爆!看好股價直衝40元

相關新聞

國泰世華去年阻詐共12.8億元 持續精進行員攔詐知能

政府全力防範詐騙,金融業者也跟進,國泰世華銀行指出,2023年共成功阻詐1802件、總金額達新台幣12.8億元,臨櫃攔阻...

台股盤中大跌逾五百點 金銅股閃亮亮 佳龍攻上漲停板

台股16日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逾500點,超過1,500家股票都下跌,但金銅股卻表現強勢,相對其他族群抗跌,其中佳龍(...

網紅愚人節玩笑闖禍 造謠巴菲特買台積 恐判10年

國內一名財經網紅在愚人節撰寫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股票的假消息,並以彭博(Bloomberg)新聞報導的名義發布,假消息被國內...

台灣網紅愚人節放台積電假消息被盯上 最重恐關十年

網紅在臉書上發放消息要注意了,即使聲稱開玩笑也將有刑責,最重恐將被關十年。昨天愚人節,有台灣網紅在臉書上亂開玩笑聲稱巴菲...

央行升息半碼 對民眾荷包影響一次看

中央銀行今日起升息半碼,重貼現率上升至2%,重回2008年12月水準。央行升息後,銀行也會跟進調升存款及貸款利率,雖然只...

現金預防性需求下降 兔年新台幣最高發行額增幅萎縮

中央銀行今(7)日公布春節前最後一個營業日(2月7日)台幣最高發行額為3兆8753億元,較虎年最高發行額3兆6873億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