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理賠潮邁向終點!6月剩6.6億元 一年半賠2700億元

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6月單月防疫雙險理賠件數1萬8140件、理賠額剩6.65億元,件數和理賠額均較上月大減七成,隨6月底防疫險保單全數屆滿到期,僅剩前期遞延理賠件,防疫險理賠邁向終點。記者葉信菉/攝影
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6月單月防疫雙險理賠件數1萬8140件、理賠額剩6.65億元,件數和理賠額均較上月大減七成,隨6月底防疫險保單全數屆滿到期,僅剩前期遞延理賠件,防疫險理賠邁向終點。記者葉信菉/攝影

金管會統計,2023年6月單月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件數1萬8140件、理賠額剩6.65億元,件數和理賠額均較上月大減七成,隨6月底防疫險保單全數屆滿到期,僅剩前期遞延理賠件,防疫險理賠邁向終點。

2022年全年防疫雙險理賠額是2116.4億元,加上今年累計前六月的599.95億元,過去一年半,這防疫雙險讓全體產險業已賠付了2716.4億元,幾乎吃掉產險業逾20年的獲利,這兩年的增資額則達1515億元。

據金管會統計,5月單月產險業稅前盈餘27億元,已連兩個月「翻正」,累計前五月賺22億元,主因是承保利益大增所致,累計前五月產險業承保利益157億元,是去年同期11億元的14.3倍,顯示產險業營運正從谷底翻揚,市場預料6月獲利將更趨樂觀。

法人指出,隨防疫險理賠告終、加上去年下半年因開始認列防疫險虧損造成低基期,這兩大利多將會讓今年產險業下半年獲利轉趨成長,有助保險型金控獲利穩定。

另一法人則說,後續對獲利較大變數,是漢諾威再保需攤賠防疫險331億元的部分,這部分則需視雙方協商結果而定,衝擊較大者如兆豐產。依兆豐產今年首季財報,目前與國際再保協商,應攤回再保賠款共約112.2億元。

金管會公布6月防疫雙險理賠件數、理賠金額及各家產險業增資狀況。

據統計,2023年6月單月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件數1萬8140件、理賠額僅剩6.65億元,其中防疫險理賠5.71億元、疫苗險理賠0.94億元,防疫雙險理賠件數、理賠額均同步月減約七成。

累計今年前半年理賠件數148萬1715件、理賠金額599.95億元。產險業者說,6月底防疫險保單已全部到期結束,後續將僅剩前期遞延理賠件,理賠潮已邁向終點。

理賠潮邁向終點,增資款項也進入收尾。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說,去年截至7月4日止,六家產險業者增資額共1500億元已全數到位,僅剩南山產15億元仍在規劃中,但林志憲強調,南山產增資15億元並未僅針對防疫險,還有補強財務規劃的需求。

若以近兩年增資款項來看,其中以新安東京共增資400億元最多、富邦產310億元、和泰產305億元、中信產205億元、國泰產200億元、兆豐產80億元、南山產15億元,合計七家產險業共增資1515億元。

理賠 產險 金管會 防疫險

延伸閱讀

南部爆登革熱 盧秀燕喊「同島一命」 籲續巡檢環境防疫

屏東高度疑似登革熱個案今3採 動員逾4千人次防疫

保險理賠更具效率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未來目標「出院即理賠」

醫師判定需要洗腎時,保險會理賠嗎?解析「能理賠」的4大醫療相關保險

相關新聞

國泰世華去年阻詐共12.8億元 持續精進行員攔詐知能

政府全力防範詐騙,金融業者也跟進,國泰世華銀行指出,2023年共成功阻詐1802件、總金額達新台幣12.8億元,臨櫃攔阻...

台股盤中大跌逾五百點 金銅股閃亮亮 佳龍攻上漲停板

台股16日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逾500點,超過1,500家股票都下跌,但金銅股卻表現強勢,相對其他族群抗跌,其中佳龍(...

網紅愚人節玩笑闖禍 造謠巴菲特買台積 恐判10年

國內一名財經網紅在愚人節撰寫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股票的假消息,並以彭博(Bloomberg)新聞報導的名義發布,假消息被國內...

台灣網紅愚人節放台積電假消息被盯上 最重恐關十年

網紅在臉書上發放消息要注意了,即使聲稱開玩笑也將有刑責,最重恐將被關十年。昨天愚人節,有台灣網紅在臉書上亂開玩笑聲稱巴菲...

央行升息半碼 對民眾荷包影響一次看

中央銀行今日起升息半碼,重貼現率上升至2%,重回2008年12月水準。央行升息後,銀行也會跟進調升存款及貸款利率,雖然只...

現金預防性需求下降 兔年新台幣最高發行額增幅萎縮

中央銀行今(7)日公布春節前最後一個營業日(2月7日)台幣最高發行額為3兆8753億元,較虎年最高發行額3兆6873億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