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事找阿姨!桃園男童全裸被父趕出門 鄰居幫披外套施壓報警

保險業拖累…金融三業前5月賺2500億元 年衰退逾3成

今年前五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2,500.54億元,年減31.2%。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杜建重攝影
今年前五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2,500.54億元,年減31.2%。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杜建重攝影

保險業從2022年慘到2023年,拖累金融三業獲利陷衰退泥沼。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五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2,500.54億元,年減31.2%,以銀行業業績最佳、受高避險費用拖累的保險業虧損73億元最慘。

即便金管會3月對保險業祭出外匯準備金新制、股債市回穩、台幣也趨貶,保險業依舊難敵因台美利差擴大、高避險費用而持續侵蝕獲利,下半年是否能由「黑翻紅」,仍需看避險費用的臉色。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2023年前五月獲利,三大金融業中,銀行業獲利2,208.2億元、年增25.3%,證券期貨投信業賺365.3億元、年增35%,保險業虧73億元,其中以銀行業獲利締造史上同期新高、業績最亮眼。

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說,銀行業前五月獲利改寫歷年同期最高,更已達去年全年獲利的一半,主因是受惠股債市轉佳推升國銀投資收益增加,升息及放款成長也讓銀行利息淨收益增加。

據統計,本國銀行、外銀、在台陸銀、信合社、票券、郵儲等六大銀行業別中,以本國銀行和信合社前五月獲利年增各35.6%及30.7%最高,主因是銀行淨利息收益增加。

儲匯獲利年減88%最大,是因台幣升值使儲匯國外投資未實現損失增加,在台陸銀因兌換利益減少、獲利年減4成;另票券、外銀獲利各年減23%及4.7%,是因升息導致票債利息費用增加、及外銀增加外幣存款使利息收益減少所致。

券商則因台股價漲、但量縮的交叉影響,升息也讓券商利息支出增加,多空因子交錯,使整體券商期貨投信業的前五月獲利僅年增35%。

據統計,今年前5月券商賺274.37億元,投信業賺64.87億元,期貨業賺26.1億元,以期貨業年增53%最大,券商年增39%、投信則年增14%。

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說,台股價揚,使券商自營、承銷出售或評價利益年增184億元的一大利多,抵銷了因台股量縮使經紀手收減少、及因升息使券商附買回交易款項、借券存入保證金的利息支出增加的兩利空,讓券商獲利持穩。

期貨商獲利擴大則反因升息,自有資金和保證金的利息收入增加,投信業則是因資產管理規模擴增,推升基金管理費收入。

保險業前五月虧損73億元,去年同期則是賺1,599億元,等於今年前五月尚未能黑翻紅,其中壽險業因投資收益減少,導致仍虧損95億元,產險業則因脫離防疫險之亂,已轉虧為盈22億元。

保險 期貨

延伸閱讀

好景難常?5月壽險業又轉虧 法人提三大理由仍看好下半年

疫情下逆勢成長 工商普查110年利潤率13.1%創新高

集保「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上線 創造三贏

期貨公會會員大會圓滿落幕 會員代表出席率達90.8%

相關新聞

國泰世華去年阻詐共12.8億元 持續精進行員攔詐知能

政府全力防範詐騙,金融業者也跟進,國泰世華銀行指出,2023年共成功阻詐1802件、總金額達新台幣12.8億元,臨櫃攔阻...

台股盤中大跌逾五百點 金銅股閃亮亮 佳龍攻上漲停板

台股16日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逾500點,超過1,500家股票都下跌,但金銅股卻表現強勢,相對其他族群抗跌,其中佳龍(...

網紅愚人節玩笑闖禍 造謠巴菲特買台積 恐判10年

國內一名財經網紅在愚人節撰寫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股票的假消息,並以彭博(Bloomberg)新聞報導的名義發布,假消息被國內...

台灣網紅愚人節放台積電假消息被盯上 最重恐關十年

網紅在臉書上發放消息要注意了,即使聲稱開玩笑也將有刑責,最重恐將被關十年。昨天愚人節,有台灣網紅在臉書上亂開玩笑聲稱巴菲...

央行升息半碼 對民眾荷包影響一次看

中央銀行今日起升息半碼,重貼現率上升至2%,重回2008年12月水準。央行升息後,銀行也會跟進調升存款及貸款利率,雖然只...

現金預防性需求下降 兔年新台幣最高發行額增幅萎縮

中央銀行今(7)日公布春節前最後一個營業日(2月7日)台幣最高發行額為3兆8753億元,較虎年最高發行額3兆6873億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