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學一學期16周成顯學 課程「精簡」醫學系憂影響國考

盡全力避免全球衝突但不容被威脅 普亭勝利日演說:核武隨時戒備

美股早盤平盤拉鋸!初領失業金數據提高降息希望 但企業財報慘兮兮

獲利改善、AI 持續創新 智慧城市契機添動力

安聯智慧城市收益基金經理人Stephen Jue。(安聯投信/提供)
安聯智慧城市收益基金經理人Stephen Jue。(安聯投信/提供)

隨著市場步入利率轉折、通膨降溫、更為正常化的市場環境,以及伴隨創新科技、美國大選所帶動的智慧城市起飛契機與政策商機,許多領域可望見到成長重新加速,其中,企業獲利改善和AI創新持續,為兩大挹注今(2024)年市場續航力的重要關鍵。

安聯智慧城市收益基金經理人Stephen Jue表示,回顧2023年,市場在謹慎氣氛中由七大科技巨頭引領市場上揚;雖然市場擔心景氣陷入衰退,但由於經濟成長和企業獲利表現展現韌性,美股在充滿挑戰的2022年後快速回升。Stephen 表示,美國聯準會和其他全球主要央行有望在控制通膨降溫環境下,以期避免對就業市場和消費動能帶來過大壓力。另方面,經濟表現變化亦將對各領域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增添市場的波動度,也讓不同規模、類股表現呈現分歧。

Stephen 表示,近期經濟放緩主因來自於部分領域和產業在高利率環境所面臨的壓力所致,料降低利率和寬鬆的金融環境應有助需求表現,更為友善的融資環境,也有助於在高回報領域的投資成長,例如AI發展所帶來的各種機會。

Stephen 表示,2023年大型股表現相對亮眼;但另方面,小型股評價實已接近近20年來最低水準。根據歷史經驗,考量在復甦期間及過去幾年的表現,今年有望接棒演出的中小型股,表現可期。即使未來可能遭遇更多波動,小型股跟隨經濟回升的情境可能更為貼近,預期許多領域獲利成長將有望在今年重新加速,短線上在強勁漲勢後震盪難免,但整體環境支持後市發展。

展望後市,Stephen 表示,隨著全球有望步入更為正常化的市場環境,在許多領域可望見到成長重新加速;而企業獲利改善和AI創新持續所帶來的利基,為兩大挹注市場續航力的重要關鍵。其中,獲利成長有望在今年重新加速,更多產業的表現改善,亦將有利市場的漲勢擴散。

安聯智慧城市收益基金經理人James Chen表示,城市化與科技創新,應是對未來智慧城市提供趨勢機會的兩大關鍵;在全球城市在推動基礎建設現代化進程需求,亦會提供更多面向的廣泛機會,例如管理資源、提高永續發展,以及推動邁向數位化所需要的各種資源。

James 表示,方向上聚焦擁有持獲利的商業模式、強大經營團隊和獨特產品及服務的企業,尤其是那些受惠當前政策環境的領域,包括美國基礎建設、就業法案、歐洲綠色協議及全球其他政策,均可望吸引更多資金,進一步提升城市應對氣候變遷等一系列的長期挑戰,例如交通電氣化、潔淨能源使用和工業基礎設施朝向脫碳目標。

策略上,為解決或滿足城市發展所需的科技、現代化方案,智慧城市的發展在未來幾年有望持續加速,可以相對積極的多重資產策略,聚焦有望受惠結構式成長主題如科技創新所帶動的AI、智慧城市等趨勢主題,著眼長線趨勢契機;再搭配收益宜策略,以抵禦波動環境。

AI 智慧城市 美國聯準會

延伸閱讀

美國經濟軟著陸、不著陸?投資策略聚焦「主動式多重資產」

宏碁:跟上AI PC每波商機 董座陳俊聖強調產業處於爬升期

第11屆智慧城市展規模將創高 電信三雄、鴻海、宏碁等大廠參展

佳世達揪帆宣 強攻智慧醫療

相關新聞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賴清德出席工總理監事交接 理事長潘俊榮首提:建議政府考慮核能

工業總會今舉行理監事交接,準總統賴清德也應邀出席,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總與政府應該一起為企業界、產業界解決問題,而目...

放寬萊劑交換? 我爭取鳳梨、芒果輸美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昨落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因鳳梨、芒果出口受大陸經濟脅迫,須打開...

勞動部調查:2023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 比前年多2.9%

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去年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平均數為3.5萬元,年增2.9%,其中大學畢業者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