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學一學期改為16周惹議…課程「精簡」 醫學系憂影響國考

盡全力避免全球衝突但不容被威脅 普亭勝利日演說:核武隨時戒備

賴正鎰:缺陸客市場 1200萬來台旅客目標恐不易達成

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來台觀光客回流太慢,政府喊出今年入境目標要達1,200萬人次,但沒有陸客這塊市場恐不易達標,「今年想衝1,200萬人,真的要很努力才行」。鄉林集團提供
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來台觀光客回流太慢,政府喊出今年入境目標要達1,200萬人次,但沒有陸客這塊市場恐不易達標,「今年想衝1,200萬人,真的要很努力才行」。鄉林集團提供

去年是疫後觀光復甦元年,各國都使出渾身解數搶觀光客,台灣去年出入境共1,828萬人次,但觀光逆差高達532萬人次。涵碧樓今日舉行新春記者會,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賴正鎰表示,來台觀光客回流太慢,政府喊出今年入境目標要達1,200萬人次,但沒有陸客這塊市場恐不易達標,「今年想衝1,200萬人,真的要很努力才行」。

他認為,新冠疫情致使台灣旅遊市場消退,尤其是2016年政黨輪替後的這八年,有三年疫情期間,因兩岸減少往來,重挫國內旅遊市場,包括旅遊業,旅宿業,遊覽車業及餐飲業及伴手禮業,因業務緊縮,營收規模大減,觀光導遊退出市場,不少飯店或餐廳業者逼不得已暫時歇業甚至倒閉,成為名副其實的觀光慘業。

賴正鎰說,疫後很多國家觀光恢復狀況很不錯,像是法國,去年入境遊客已達1億人次,成為唯一完全復甦的國家;美國去年國際旅客恢復到疫前的84%,預估今年上看7,990萬人次,到2027年可望達到9,100萬人次。亞洲的日本、南韓、新加坡與泰國也都有亮眼成績,如泰國去年入境超過2,700萬人次,日本國際遊客達2,507萬人次,復甦到2019年的79%,主要是日圓大幅貶值,國際遊客在日本消費支出,更暴增至5.29兆日圓(約360億美元)。

他表示,台灣去年入境648萬人次,出境高達近1,180萬人次,觀光逆差多達532萬人次,相較於八年前的來台1,108萬人次,出境1,664萬人次,僅復甦約五、六成,不及許多國家,還好國民旅遊市場仍很旺盛。

賴正鎰指出,中斷的兩岸旅遊,雙方在去年5月先後宣布逐步開放政策,交通部去年11月更預告今年3月要開放台灣團客赴陸旅遊,旅行業認為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所以開團很快就額滿,但萬萬沒想到年假前,竟又要旅行社停招台灣團,大家都措手不及。

他認為,要達成今年1,200萬人次入境觀光客目標,不能獨缺陸客,建議政府應兌現選前承諾開放台灣團客赴陸旅遊,兩岸雙方都要開放,儘快恢復正常交流,包括兩岸航班航線,團客與自由行城市。

賴正鎰也表示,台灣觀光旅遊業也要主動出擊,調整經營策略,多以深度或特色旅遊吸引國內外遊客,政府也可爭取國際賽事或會議來台舉辦,搶攻MICE市場,也要加速完成第三航廈,提供更優質服務,才能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到來。此外,國內業者也在爭取政府補助或獎勵,飯店汰換節能設施或充電站等,提供減稅優惠、補助遊覽車汰舊更換電動巴士等措施,政府攜手民間業者,多管齊下搶攻龐大觀光商機。

日本 觀光 賴正鎰

延伸閱讀

盼觀光客加速回流 賴正鎰提產業8大建言

陸配帶肉包入境罰20萬 分5年直至今年才繳清

入境免簽 陸客春節赴新加坡旅遊後驚呼:貴到讓中產破產

扮和尚走私6公斤毒品!台灣男大生於日本成田機場被捕

相關新聞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賴清德出席工總理監事交接 理事長潘俊榮首提:建議政府考慮核能

工業總會今舉行理監事交接,準總統賴清德也應邀出席,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總與政府應該一起為企業界、產業界解決問題,而目...

放寬萊劑交換? 我爭取鳳梨、芒果輸美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昨落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因鳳梨、芒果出口受大陸經濟脅迫,須打開...

勞動部調查:2023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 比前年多2.9%

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去年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平均數為3.5萬元,年增2.9%,其中大學畢業者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