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照片特徵曝光!身高180外役監受刑人逾假未歸 刑事局發布通緝

仁寶員工分紅金額曝光 較去年大增逾8.4%

「餃界LV」吃不到了!台北常青餃子館將熄燈 店家:感謝超過一甲子的愛護

淨零里程碑!今年底興達電廠燃氣將混5%氫氣發電

台電與中研院今(14)日於台電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舉行「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肯定研發成果,與各界貴賓共同見證氫能技術發展里程碑。(圖左起為立委洪申翰、立委蘇巧慧、總統府國策顧問何美玥、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圖/台電提供)
台電與中研院今(14)日於台電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舉行「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肯定研發成果,與各界貴賓共同見證氫能技術發展里程碑。(圖左起為立委洪申翰、立委蘇巧慧、總統府國策顧問何美玥、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圖/台電提供)

淨零技術新突破。台電中研院今(14)日共同舉辦「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宣布成功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發電技術跨出實驗室,串接商用小型發電機組,後續將由中研院與國內氣體製造商合作,目標年底前將去碳燃氫產出氫氣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混氫發電示範。

台電表示,為邁向「電力淨零」目標,台電積極發展新能源應用,繼今年2月選定高雄興達電廠為混氫發電示範基地,並與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中央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去碳燃氫發電。

台電與中研院今日於台電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舉行「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肯定研發成果,與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國策顧問何美玥、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立委蘇巧慧、立委洪申翰、國研院院長林法正、中科院副院長羅意中等,共同見證氫能技術發展里程碑。

台電指出,去碳燃氫是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碳黑),該技術過去主要用於工業碳原料產製,近年隨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德、美、澳等國相繼試驗將其作為產氫來源之一,應用於發電領域。台電與中研院於今年2月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正式展開商業應用實驗。

台電說明,去碳燃氫產製的氫氣可做為發電及工業使用,碳黑則可用於精密、高產值化工業生產原物料。該技術相較既有天然氣蒸汽重組技術,產氫過程所需能量減少近40%,且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然而過往因工程技術門檻較高,國際亦無商業化量產設備問世,此次與中研院合作,共同讓技術跨出實驗室,實質落地發出電力,更具減碳與經濟效益。

台電表示,去碳燃氫技術經中研院研發,整合台電引進的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今年9月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後續中研院將與國內氣體製造商擴展應用規模,目標年底前將合作產出的氫氣應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氫氣混燒示範,在氫氣來源供應穩定、輸儲設施搭配完善下,以氫氣替代5%天然氣估算,每年可減少超過7,000噸碳排放量,未來更將視技術發展逐步提高混氫比例,進而推展至國內其餘電廠機組。

中研院 台電 興達電廠

延伸閱讀

嘉義市台林街都計道路拖近2個月未完工 黃敏惠要台電正視

影/興達電廠擴建疑造成鄰宅受損 居民怒批台電不認帳

興達電廠擴建損鄰 自救會:非核家園不能犧牲永安家園

台電明年將招募逾千人 起薪32K 錄取率約9%

相關新聞

缺工缺料…衝擊前瞻軌道建設 非軌道工程也受災

交通缺工缺料問題嚴重,各地公路、捷運工程進度大受影響,尤其政府推動前瞻計畫,軌道建設更成重災區;雙北捷運局都說,缺工缺料...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賴清德出席工總理監事交接 理事長潘俊榮首提:建議政府考慮核能

工業總會今舉行理監事交接,準總統賴清德也應邀出席,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總與政府應該一起為企業界、產業界解決問題,而目...

放寬萊劑交換? 我爭取鳳梨、芒果輸美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昨落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因鳳梨、芒果出口受大陸經濟脅迫,須打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