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林園死亡車禍…女騎士命斷貨車輪下 驚悚畫面曝光

弗林效應消失?研究發現人類智商正在下降

(首圖來源:Unsplash)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所謂人類智商只會愈來愈高的弗林效應已不存在?美國西北大學和俄勒岡大學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美國人智商分數幾十年來首次下降。尤其 18~22 歲年齡組中受教育程度較低者下降幅度更大,不只美國,歐洲多國家也發現同樣趨勢。

1932 年以來,智商平均分數每十年增加約 3~5 分,稱為「弗林效應」。現在美國科學家針對 2006~2018 年美國成年人合成孔徑人格評估項目 (SAPA ) 線上完成近 40 萬項智商測試,以及 2011~2018 年國際認知能力資源 (ICAR) 數據,比較認知能力及矩陣和語言推理等技能分數,查看美國弗林效應是否有變化。

結果發現,美國成年人重視邏輯、詞彙的語言推理,強調視覺問題解決與類比矩陣推理,以及字母和數字系列計算與數學能力分數都有下降,只有 3D 空間推理分數普遍上升。研究人員表示,受過高等教育如四年制學位的人成績下降幅度較小,但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下降幅度一樣大。

雖然智商分數會根據人們接受積極性或努力程度改變,但如果研究人員讓受測者正確理解測試,這類實驗仍有意義,且是有效的智力衡量標準。

很多原因導致測驗程度不如以往,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結果不代表美國人越來越不聰明,也不是每個認知領域都下降,背後原因值得進一步了解,如社會價值觀轉變也可能影響分數,當代人思考社會關心什麼,以及社會每天都在強調和強化什麼,可能會反映至能力測試表現,如近幾年越來越重視 STEM 教育,可能代表其他領域如抽象推理受關注較少,測試分數低,也可能只是受測者愈來愈不擅長這類測驗。研究團隊目前依據長達 40 年的資料庫理解社會因素。

不只美國認知測驗分數下降,挪威 2018 年研究也發現,智商分數幾十年來一直下降。挪威研究人員分析 1962~1991 年出生的挪威男性智商,發現 1962~1975 年出生智商分數每十年增加近 3%,但 1975 年後出生智商分數穩步下降。丹麥、英國、法國、荷蘭、芬蘭和愛沙尼亞的類似研究都出現下降趨勢。

挪威研究人員認為現代人智商下降不是基因問題,而是環境因素,可能包括教育系統和媒體環境變化、營養攝取差異、少讀書和常上網等。倫敦國王學院心理學教授認為傳統智力測量法對技術不斷變化的快節奏世界可能過時,如社群媒體會改變人們表達智力的方式,教育也需適應這種變化。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靠近台灣及南海!小馬可仕宣布「菲律賓增設基地供美國使用」

Google開始在美國、英國地區開放申請測試聊天機器人「Bard」

伊朗援助俄無人機 美國決發動制裁

AI審判人類的時代來臨?ChatGPT 4能代替法官草擬判決嗎?

相關新聞

為何節食後胖更快?研究:大腦放大飢餓訊號

許多節食減肥過的人都熟悉,正常吃飯後很快復胖,因長時間少吃會讓人吃得更多。科學家以老鼠實驗發現,關鍵在大腦交流方式變化,節食會調節飢餓感的神經細胞改變,進食時這些細胞會接收更強訊號,導致實驗老鼠節食後吃更多,體重增加更快。

為何機器人跑不贏動物 研究:硬體強但整合遠不如生物

人工智慧系統、新型合成材料和 3D 列印尖端技術,製造出能測量體育場的機器狗、受長腿爸爸啟發的探索機器人等各種機器動物分身。但儘管投資龐大資源,機器人仍跑不過動物,科學家解釋,因機器人各功能整合能力遠不如動物。

營養價值高又好照顧 蟒蛇會是超級食物嗎?

蟒蛇生長速度快,富含蛋白質,其實是不錯的肉類來源。最近美國麥覺理大學團隊研究發現,與雞和牛隻相比,蟒蛇的飼料轉化率相當高,是高效、低排放且具有氣候韌性食物來源。不過前提是要可以接受食蛇。

物價壓力釀生存危機 韓國年輕人開始學習節儉

尚未背負成家壓力的年輕族群,一直以來都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之一,他們也不吝於上高檔餐廳揮霍金錢,在公共場合炫耀財富,但在通膨高漲的時代,現在韓國年輕人感到迫切的生存危機,開始學習節儉度日。

抗藥性細菌進入國際太空站 突變為完全不同的菌株

國際太空站除了是太空人進行微重力環境研究的實驗室,也潛伏著一群繁衍生息的突變細菌,當科學家分析國際太空站一些細菌菌株,發現它們已突變成不同形式,基因、功能都與地球菌株不同,這種細菌可能對藥物的抵抗力更強,還能在微重力環境下大量存在。

數位閱讀不如紙本 研究找到神經科學證據

教科書和紙本閱讀被螢幕取代,然而紙本閱讀的好處過去有很多研究證實,最新以色列研究再度發現,與螢幕閱讀相比,紙本閱讀時大腦與注意力和認知參與相關部分更活躍,代表紙本可能更有利兒童集中注意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