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畫面曝光...嘉市母親街頭要女兒下跪 警:違法函送

42萬元變426元!卡地亞鑲鑽耳環標錯價 墨國醫師維權成功終收貨

統測數學A、B、C中間偏易 地震、健身房收費都入題

智財權策略在企業ESG的角色

【智財權策略在企業ESG的角色】

ESG是Environment (環境保護)、Social (社會責任) 和Governance (公司治理) 3個英文單字的首字母縮寫,指的是3個大面向的指標;這是聯合國全球契約(United Global Compact)於2004年首次提出的概念,引申出來,ESG代表的是企業社會責任。近年來,許多企業或投資人開始著重ESG評分,將之視為評估一所企業是否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及是否投資之關鍵因素。在《台積電營業秘密註冊制度的「三要、三不要」》一文,曾提及台積電TSMC於2013年首創企業營業秘密註冊制度時,已將營業秘密註冊制度納入企業ESG,堪稱台灣業界先驅。的確,即便在10年後的今天,台灣在ESG仍屬起步階段,更遑論將智財管理納入;然而,以ESG作為企業評分標準於國外已行之有年,將智權納入ESG更是有跡可循,台灣企業在這方面可多加參考。

ESG的議題是在 2006 年於《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 (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PRI) 報告中首次被提及的,該報告由《Freshfield 報告》和《Who Cares Wins》共同組成;ESG標準在當時首次被要求納入企業的財務評估,工作重點在於進一步發展永續投資事業。至於我國,除了像台積電這類重研發創新的大型公開發行公司外,一般中小企業早期完全沒有將智權管理納入公司治理的概念。

從TIPS到ESG

對台灣企業來說,TIPS可以說是「將智權管理納入公司治理」的前身。TIPS是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的簡稱,主管機關為經濟部工業局,自2007年公布實施,政策推動迄今已有15年之久。剛開始的時候,願意投入的企業並不多,原因很簡單:因為TIPS只是針企業智財權的管理制度作認證,大型企業本身就有相對完善的IP管理制度,覺得不需要再投入人力資源來參與TIPS;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本身沒有太多的智財權 (專利、商標),因此覺得沒有必要導入TIPS。再者,中小企業資源有限,也沒多餘的人力資源投入。

然而,在2017年12月16日經濟部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建立了無形資產評價機制;證交所於2020年新修訂之「公司治理評鑑」增設「智財指標」,只要導入TIPS或類似驗證,便可以讓公司治理評鑑總分加一分;隨後,金管會更進一步推動「公司治理3.0」,強調企業關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等永續發展議題的重要性,希望企業透過強化董事會職能、提高資訊透明度、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接軌國際規範以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等5大面向,帶動企業落實公司治理,強化國際競爭力。至此,歷經10多年的努力,將公司智財納入企業治理的概念在台灣才正式成形落實。

如何將企業智財納入ESG?

要將企業融合ESG的經營環境,首先要針對ESG制訂智財策略:不僅要利用IP資訊擬定經營策略 (企業內部運用),同時也耍考量企業活動及企業形象的IP策略 (外部應用);畢竟ESG中的E、S都是和社會及公眾議題息息相關的。

顧名思義,ESG的評分標準有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大面向,但當中細節會因企業而異,表1擷取了MSCI投資顧問公司的範例,三大面向涵蓋了10大主題及35個關鍵議題。這裡只針對智財相關的部分著墨。

表1. ESG之3大面向、10大主題、35個關鍵議題 (圖片來源:MSCI ESG Fund Ratings | msci.com)
表1. ESG之3大面向、10大主題、35個關鍵議題 (圖片來源:MSCI ESG Fund Ratings | msci.com)

首先在環境保護的部分,氣候變遷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這裡就延伸出低碳排、零碳排、以及產品碳足跡的問題,專家認為在這個地方應把IP放在首位,而非一個ESG的附屬品。例如,所有與節能減碳、綠能、綠建築、節淨能源、碳中和等相關的技術或方法,都應申請專利,即使是企業內部自用也一樣。因為零碳排是未來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如果有相關技術不用專利保護下來,那以後在使用時不是要付授權金就是要冒侵權的危險。

除了專利,商標也可以作為企業環境保護成熟度的指標。許多公司透過註冊和使用環保商標來展示他們的企業生態和環保態度。在可能的範圍內,如果企業的商標都標明環保商品或服務,可以確保消費者能透過其商標來了解企業的永續精神、綠色產品的軌跡及環保的投入程度。

至於在社會責任的部分,回饋及貢獻社會是很重要的指標。例如一家有新冠疫苗技術的企業,如果開放免費或低價專利授權,在社會責任的面向即可獲得很高的評分。這裡分享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Merck (默克) 承諾不在低/中低收入國家行使專利權、及透過合作夥伴關係公開250多種化合物資料,以促進開發新活性物質的合作研究專案。

最後,在公司治理的部分,智權管理是重中之重。企業一旦陷入侵權訴訟,不僅造成企業營運龐大損失,更會在ESG留下違反公平競爭紀錄,嚴重傷害企業形象。證交所新修訂的智財管理評鑑指標已確保企業將「PDCA智財管理循環制度」(Plan-Do-Check-Act)納入公司治理架構,並從5個面向開展,包括:(1) 政策目標的擬定、(2) 取得/保護/維護/運用管理制度的建立、(3) 資源的提供、(4) 風險或機會的因應、(5) 稽核改善。企業必須定時盤點本身的智財權,才可以避免侵權及被侵權的風險。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23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國泰證券12月投資氣象觀測站 :「債優於股」布局

佳世達陳其宏看景氣 明年上半年谷底、下半年需求轉佳

世足賽/「梅西」商標在中國被駁回 不肖商人也搶申請「球王梅西」

首檔ESG金融多重資產基金 中國信託ESG金融收益多重資產基金將募集

相關新聞

《 TAIPEI AMPA 2024 》 碳中和成永續經營關鍵, 汽機車供應鏈聯手提升綠色競爭力

由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所組成的“ESG”,被視為是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已經開始對全球各種產業產生重大影響。TAIPEI AMPA今(2024)年舉辦ESG永續講堂,邀請領先推動ESG的參展廠商分享實績,協助汽機車零配件及車用電子產業提升綠色核心競爭力。

《 TAIPEI AMPA 2024 》為專利找出海口:在「臺灣專利超級站」發現臺灣專利超級讚!

為讓優秀的專利得獎作品能持續在國內外市場發光發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今年4月於「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 2024) 設置「臺灣專利超級站(讚) Taiwan Patent Go」得獎專利專館,為得獎專利作品拓展新商機。智慧局表示,設置「臺灣專利超級站」目的是讓具有潛力的得獎專利技術藉由專業展進行多元展示及宣傳曝光,推薦給專業買主客群,同時提供面對面洽商媒合的機會,希望透過專利專館平台,促成專利商品化交易及開創市場新商機,達到「臺灣發明,創益無限」(Invent in Taiwan.Create for Business.)目標。除了TAIPEI AMPA 2024外,今年智慧局還會在台灣國際創意禮品文具展、新一代設計展及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等共4個展會設置「臺灣專利超級站」,篩選優良專利作品參與展出。

《 TAIPEI AMPA 2024 》2024年台北車輛三展強化跨產業整合 驅動產業革新

2024年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於4月17日至2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聯合舉行。本屆展會吸引來自全球19個國家、超過1,000家廠商參展,共計2,700個攤位,規模盛大,再創新高。展會不僅呈現臺灣汽機車產業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實力,更透過資通訊、電子、半導體等異業跨域技術整合,帶動台灣車輛產業加速革新,展現其在全球車輛供應鏈所扮演的關鍵地位。

2023亞太地區私募市場研析

由於總體環境的不確定性,全球多數市場的私募股權交易和出場數量大幅下降,2023 年,亞太地區私募股權基金籌集資金僅 1,000 億美元,為十年來的最低水準,面對嚴峻的市場,投資人紛紛制定新的策略來尋找買家並提高出場估值。

AI工具提示詞寫作的挑戰與應對方案

AI工具的提示詞寫作極具挑戰,需精準描述關鍵細節,以簡練語言驅動AI。由專業提示詞工程師開發的AI工具,會比讓每個人學習寫提示詞更有效率,而這也是實現AI賦能大眾的可行路徑,因此企業主應該要慎重考慮雇用提示詞工程師,以避免在AI浪潮中落於人後。

日本2024/05/01啟用特定發明專利申請案非公開制度

日本將啟用特定發明專利申請案非公開新制:2024年5月1日起提交的日本發明專利申請案,凡屬指定技術領域、可能須經保全審查的日本在地發明案,無論發明人國籍為何,第一案皆須先在日本申請。違反規定的申請人,可能無法在日本取得相關發明專利保護,並可能被課以罰金,甚至被追究刑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