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情人灣溺水少女身世坎坷 阿嬤趕抵淚喚「妳快回來」

國家資產「詐團經營」? im.B主嫌再爆營業所蓋在台鐵土地上

AI應用百花齊放 這股有龐大商機

【撰文:陳子榕】

沉寂已久的AI題材,近期成為台股的主流焦點。漲幅最大的是創意(3443),自今年一月份開始從700元附近一路漲到近期高點1230元,大約兩個月漲幅76%,跟美股中的輝達今年的漲幅差不多。此外,還有一個現象是AI軟體概念股漲勢也不容小覷。像是智聯服務(6751)、凌群(2453)、虎門科技(6791)、宏碁資訊(6811)、伊雲谷(6689)、倍力(6874)、立端(6245)等都是跟AI軟體相關的股票,因這類股票股本小,稍微放量便可拉升到漲停板,部分個股受到當沖客的喜愛,導致相關個股波動度大增。

AI應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要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基於特定應用領域所開發的產品或服務業者;一類則是提供建構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所需的支援服務,相關業者涵蓋系統整合及顧問諮詢業者。

而實際在AI工程領域中,你可能常聽到如:Python、Javascript、C++等程式語言應用。而AI將引領3大產業再升級,分別是智慧醫療、金融科技、教育學習等。知道AI這多的應用之後,是不是覺得商機龐大,不投資AI相關個股實在是太可惜了!以下三檔股票是筆者認為近期值得留意的個股:

家登(3680),家登去年全年營收44.94億元,年增44%,每股稅後盈餘11.12元,創下新高。近期受惠半導體大廠在先進製程布局持續,家登等相關設備廠受惠訂單挹注,2月營收皆寫下同期高點。其中,家登晶圓傳送盒接單強勁,第二代極紫外光罩盒已取得ASML認證,下半年開始出貨。

光罩(2338,光罩去年合併營收77.41億元、營業利益12.48億元雙創新高,每股盈餘3.37元,擬配息2.5元。雖然中階晶圓光罩產能略有鬆動,但高階晶圓光罩產能仍維持滿載,加上轉投資公司營運持續成長,集團目標今年營運穩健且強勁成長,看好合併營收有望突破百億大關。

金像電(2368),預期首季營運表現應為全年谷底,第二季營收將較第一季成長,下半年會優於上半年。以目前營收結構來看,金像電在伺服器板占營收比重達5成的水準,在全球伺服器板市占率已達20~25%,NB/網通板約各占2成,其它產品則約占1成。 為因應高階交換器客戶量增,金像電已開始拉高產能,且身為伺服器板領導廠商,在Intel Whitley拉貨動能仍維持高檔,第二季後受惠於Eagle Stream放量、毛利率較前一世代再提升,有助獲利逐季向上。

延伸閱讀

昇陽半 3月營收有望創高

陳奕光專欄/IC檢測、光罩廠 將迎利多

台積電5/4奈米晶片銷售額 預計今年增加1000億元新台幣

輝達與台積電合作 AI加速技術將運用在2奈米製程

相關新聞

集團奧援 誰最有看頭?

每逢季底大家都會說到集團作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聯想,因為過去集團內的「交叉持股」,因此季底的股價會反映到淨值,現在新的會計準則,就算沒有真的處份持股,如果沒有實質控制權,也有可能影響到損益表,因此大家都往集團的想法走。

最低估的特斯拉概念股將大漲

上期我建議投資朋友逢低都可布局高殖利率低本益比股,如(A) CHATGPT(金像電、緯創、廣達) 、銅箔基板(金居、台光電、台燿)、集團股(光寶、健鼎、瑞儀、技嘉、微星、智易、立端、致伸、中磊、安勤、南電、欣興…)、IC設計(聯陽、創意、世芯、聯詠、智原、致新)

封測族群 下一個贏家?

自Chat GPT爆紅之後,輝達今年股價可說是一飛衝天,年初股價尚在146.14美元,至5/18來到近期的高點318.28美元,目前為止大漲118%,在短短不到半年成為漲倍股,這也難怪輝達CEO會說:「AI的IPHONE時刻已經到來」。

航空股起飛 長榮航是首選

在後疫情時代,配合全球經貿活動回復正常下,觀光餐飲需求大幅攀升,反映在營收上更可看出今年前4月的航空、旅行社與飯店股業績大躍進,而觀光類股指數也自去年10/26的92.08點開始起漲,至今年的5/24見到158.07之高點,漲幅高達71.67%,顯示轉機行情不可輕忽。

佈局第三季大主流 看多AI產業鏈

AI為2023年接下來不可忽視的大主流,美國股市來說,Nvidia持續創下波段新高,而Meta、Google、Microsoft等大型科技股大舉投入AI相關領域並且朝向商業化! 這將是資訊科技產業再一次大多頭的起點!!

摺疊智慧機 軸承族群重返榮耀

可摺疊式智慧型手機(Foldable smartphone),2008年諾基亞提出了第一款名為「Morph」的靈活設備的動畫概念,該設備採用三折設計,可以彎曲成各種形式,是折疊式手機的始祖,之後折疊式手機便有如雨後春邊出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