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首次火星直播登場! 歐洲太空總署提供 一窺紅色星球奧祕

遭「人選之人」編劇簡莉穎指控性騷擾 貝嶺駁斥:杜撰、錯置

奇鋐成伺服器散熱需求最大受惠者

【撰文/賴建承】

在2019 年以前伺服器CPU TDP熱設計功耗約僅有180W~270W左右,以往的散熱設計都足以負荷,但這情況到了AMD、Intel分別於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推出了Genoa 及Eagle Stream就有所不同了,產品的耗能皆提升到350W~400W,造成傳統單一的熱導管或是均溫板沒辦法達到有效散熱效果,這使得國內的散熱大廠有了全新的商機,由於3D VC(Vapor Chamber)需求增加,3D VC 為均溫板與熱導管結合,內部腔體連通,使得內部汽體、液體互相變化的物質可直接於2 種腔體內部自由移動,達到更佳的散熱效果,成本上仍較水冷散熱方案具有優勢,且在空間設計上更加彈性,奇鋐正是這當中的一大贏家。

2022年奇鋐受惠伺服器需求及各國持續推動5G建設效應,其中伺服器產品新增中、美三家新客戶,淡化消費性電子需求不佳衝擊,去年前三季累積EPS為8.72 元,年增40.6%,創歷年同期新高,因消費性產品比重下滑、產品組合轉佳,毛利率年增2.1 %到19.5%,而公司目前營收比重:散熱產品57%、零部件與組裝20%、機殼15%、富世達7%。今年上半年北美資料中心業者略有縮減資本支出,加上消費性電子庫存持續調節,今年上半年獲利持穩,但下半年因伺

服器新平台滲透率提升,營運成長可望加速。產能布局方面,奇鋐越南廠計畫於2023年3月達全產能生產,預計全年比重提升至25%,藉以分散產地風險,中國廠區產能由超過90%逐漸下滑。

奇鋐近年營運由PC逐漸轉往基地台、伺服器領域,因公司具有風扇、散熱模組、機殼等產線,可提供整機系統散熱方案,滿足客製化需求,逐漸打下基礎,目前白牌伺服器佔伺服器產品出貨超過6成,預估未來將進一步提升至8 成。電子產品長期效能持續提升需要更精密的散熱模組,看好奇鋐長期營運動能,我認為PC疲弱影響將在下半年開始逐漸淡化。

延伸閱讀

期貨商論壇/奇鋐期 趨勢向上

台積電領軍 台股大漲247點收15,760點

AMD針對嵌入式網路、安全、儲存與工業系統打造的第四代EPYC 9004系列伺服器處理器

飛宏、建準 四檔聚光

相關新聞

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受惠股 弘塑、辛耘

Nvidia日前公布2023年 Q1財報,淨利上升26%達到20億美元,同時Q2財測營收110億美元,遠遠超過市場預期的72億美元,推升 Nvidia股價飆漲,加上執行長黃仁勳台灣行,更掀起了AI旋風。由於AI伺服器較傳統貴上10~15倍,且是未來產業趨勢,TrendForce預估,2023年AI伺服器出貨量118.3萬台,年增38.4%,2022~2026年AI伺服器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22%,故相關供應鏈將雨露均霑。

AI伺服器 劃時代革命

每一個時代都有耀眼明星商品,過去電子業有「一個蘋果救台灣」的說法,從蘋果手機手機、平板或是NB接棒引領風潮,再來電動車、元宇宙、星鏈計畫…等,都帶動電子的產業革命。但隨著蘋果創新力降低,競爭力多只能對下游殺價增加獲利,這股蘋果旋風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了。

AI股暴衝 這股仍在低檔

上週六(5/26)是台大的畢業典禮,大家關注的焦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全球最算的男人,輝達CEO黃仁勳!他在致詞中金句聯發,其中讓人最印深刻的是這句「AI是台廠黃金機遇」。黃仁勳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重大技術時代的開始,AI已從根本上重塑電腦,在各方面,這將是電腦產業的一次重生,也是台灣企業的一個黃金機遇。在未來十年內,產業將用新的、加速的AI電腦取代全球超過一兆元的傳統電腦。這波AI概念股的大漲,合計整體輝達概念股,市值約增6,000億元,可怕的是這個數字仍在持續增加中。

AI飆速列車 全面啟動!注意下半年資訊旺季

AI為2023年接下來不可忽視的大主流,這的確類似2009年所啟動的智慧型手機大行情的模式。美國股市的AI概念股來說,Nvidia持續創下波段新高,另外包含Meta、Microsoft等五大尖牙股持續向上,我們下半年看多AI產業的方向正確並且持續樂觀,從近期美國大型雲端業者的競相投入AI產業並且與本身的業務結合來看,我認為這波產業多頭方興未艾,僅是剛開始,而Meta、Google、Microsoft等大型科技股大舉投入AI相關領域並且朝向商業化!

嚴重低估的CHATGPT受益股走長多

上期我告訴讀者選股不選市,但指數應該會拉回,可是卻不拉回,呈現越走越高的現象,主因CHATGPT受益股有非常多低估的股票,所以是由相關股維持良性輪漲推升上來

AI伺服器 劃時代革命

每一個時代都有耀眼明星商品,過去電子業有「一個蘋果救台灣」的說法,從蘋果手機手機、平板或是NB接棒引領風潮,再來電動車、元宇宙、星鏈計畫…等,都帶動電子的產業革命。但隨著蘋果創新力降低,競爭力多只能對下游殺價增加獲利,這股蘋果旋風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