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後對流發展旺盛...4縣市大雨特報 注意雷擊強風

亞運網球/遭印度逆轉吞敗 梁恩碩、黃琮豪混雙惜收銀牌

賴清德促政院推夜班護理加薪 綠委:造成分裂對立

2023年的三大趨勢製藥、原物料、儲能

【撰文/錢冠州】

2022年底的台股呈現量縮震盪的走勢,就波段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是長線空方已經在10月下旬落底後向上,但目前的拉回應為短中期的修正行情居多,搭配目前的量縮格局,市場信心明顯是不足的,但這也暗示籌碼面逐漸趨向穩定,我們仍在築底及擴底的走勢中,但類股及區域方向則不同,美國在持續高利率的環境下經濟下行,自然對於科技股就相對無表現,但我們目前瞄準中國市場經濟復甦,尤其在解封過後的爆發力就可以期待,另外就經濟成長的角度來看,與中國相關的市場或產業也相對更有機會,2022年中國經濟成整率預估3%,但是2023年則上看5~5.5%,這就表示可以達到六成以上的年增率,幅度驚人,而2023年後續趨勢,及元月行情僅剩下不到10個交易日,行情該如何觀察呢?,老師也都會持續追蹤。

中國疫情引爆製藥商機?!注意全世界將出現缺原料效應

2023年的行情趨勢怎麼看,先從第一大趨勢看起,那就是在中國白紙革命之後的全面解封,過去三年的嚴格封控就迅速退場,以目前我們對於病毒的經驗,預估中國染疫人數將快速擴散,根據研調機構,預估中國地區染疫人數將達到六億人以上,那麼包含抗生素與急救藥及相關的原料藥等,預估都將在未來出現短缺的現象,台灣的製藥受惠股,就可以注意中化(1701)、南光(1752)等,另外,新冠疫情的後遺症以喉嚨相關為主藥,那麼健喬(4114)於2023年1月即將上市的愛克痰,預估就會有相當的需求展現。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 請見完整內容《萬寶週刊》【1523期】

延伸閱讀

健喬去年營收年增36% 業績進補

一去再去!旅客票選「最想去、還想再去」的是這國

最老本土藥廠見證台灣發展史!中美製藥第4代姊弟檔 聯手翻轉老招牌

允能風場爆債務危機 拖累多家電力股「沒電」

相關新聞

五月掀起AI旋風!AI股抄底、搶反彈?

AI旋風在五月掀起,只要切入伺服器價跟著漲翻天,但隨第二季公布財報、nVidia股價創500美金新高及大股東賣股,所有AI概念股迅速跌落神壇。伺服器指標股廣達(2382)、緯創(3231)、英業達(2356)股價絲毫不客氣往下修正,眾說紛擾的AI神話變成人燙手山芋,直到大盤指數回測5月nVidia起漲點,AI股似乎有一線生機了!

散熱指標股成長後勁強

今年以來,許多和AI相關的題材公司都因新應用,使得獲利大幅成長,而國內的散熱大廠奇鋐(3017)雖然因一般的伺服器出貨量受到終端客戶採購AI伺服器排擠而下修,在PC及AI伺服器散熱及機殼產品出貨受惠下,毛利反而比減反升,推動公司今年股價創下新高,而下半年公司的3DVC產品將切入供應鏈,AI伺服器營收佔比持續提升,營收在8月也創下新高,連續三個月營收超過50億,且公司提供完整的伺服器散熱方案,客戶黏著度高,下半年獲利仍有成長空間。

AI伺服器重啟多頭誰先攻?

前兩週國際股市表現極差,如中國受制於房地產走空,雖政府積極救市拉拔股市,但總缺臨門一腳,主要是房地產積弱奇重,非短期間可解決,所以大陸股市還在谷底沉潛,兼以美國股市面臨到3大問題:通膨再升溫使FED維持高利率較長時間,且明年降息次數將由四次調為兩次,另一方面三大車廠面臨到汽車公會發動罷工, 10月初美國政府又有關門的危機,所以這三大危機使美股不只上攻無力,且有下殺力道。

比價效應 勤誠明年AI營收上看4成

聯準會在9月的利率點陣圖顯示,今年將再升息一碼,2024年僅降息2碼,利率中位數落在5.1%,此舉讓市場擔憂利率長期間在高檔恐衝擊經濟,美股陷入動盪,美元轉強造成亞幣貶值,台股也在外資大賣下,失守半年線且一度破前低16264點,所幸AI股經過修正後逐步回穩,具有業績的個股更是處於高姿態整理,

美元走強+十年公債殖利率創高 觀望等待時機

台股繼續在半年復進走弱,技術面呈現上方各均線向下的技術面弱勢局面,因此目前指數壓力相對沉重,而國際股市也是呈現相對弱勢的局面,NASDAQ及費城半導體指數都出現高檔轉弱的狀況,尤其費城半導體指數跌破頭部區頸線的相對位置,這對於台股趨勢的看法就比較偏保守看待了!

政府計畫IC大行情

下半年政府IC設計大行情,聚焦AI、車用等高速晶片應用產業,美國頒布出口禁令後,中國將資源流向未受禁令範圍影響的成熟製程IC,反讓台灣中小型IC設計業者遭受波及,讓台灣IC設計大廠向政府喊話,鞏固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競爭力,強化IC設計,把握生成式AI趨勢,於是政府2024年將編列科技預算1,569億元,這波IC趨勢大行情千萬不能錯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