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20就職後赴立院國情報告? 賴清德4字回應

下班注意!新北忠孝橋4車追撞「車頭毀損」 往三重車流回堵1公里

以「日」為請假單位 彈性育嬰假明上路試辦

天災突毀家園錢夠嗎? 4招助財務減壓

氣候災難頻傳,房屋、汽車等受災機會提高,民眾應預留一筆錢用以應急。圖為紐約市上月底豪雨成災。(路透)
氣候災難頻傳,房屋、汽車等受災機會提高,民眾應預留一筆錢用以應急。圖為紐約市上月底豪雨成災。(路透)

對於存款不多的民眾來說,萬一遇到野火、洪災或極度高溫等狀況是否足以因應;房子若被龍捲風吹倒,有沒有錢可以安排棲身之所?華盛頓郵報6日報導,氣候變遷風險升高,一旦發生災難開銷昂貴,例如汽車必須大幅翻修,民眾的急難預備金儲蓄必須準備更多。

理財網站Bankrate調查發現,美國成年人當中每五名受訪者就有三人表示,過去十年裡曾因極端氣候事件而荷包失血。至於哪些項目開銷最高,32%受訪者說是能源花費,其次是停電等因素導致食物腐壞。房屋毀損、收入減少、汽車損壞、醫藥費、接到緊急撤離通知後的相關花費等,也是受訪者列舉的花錢項目。

財政部報告分析,低收入族群面對氣候變遷衝擊,財務影響尤其深刻。華盛頓郵報報導,民眾雖然無法為所有極端氣候問題預先規畫可能開銷,但以下措施有助於降低財務壓力:

1.準備應急存款

非營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全國信貸顧問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redit Counseling)媒體關係及會員部資深副總監麥克萊利(Bruce McClary),民眾可以預估萬一遇到極端氣候或其他天災,可能面臨哪些花費。

即使已經購買了保險,在獲得保險公司理賠之前,還是需要準備一筆應急存款。另外,消費者應該查看存款是否足以應付保險公司規定的自付額(deductibles),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妨研究如何與受災戶協助團體聯繫。

麥克萊利說,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FEMA)、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及某些社區團體都能在災難過後為災民提供援助。

2.使用數位銀行

萬一發生嚴重暴風雨,紙版支票的郵寄或前往銀行辦理可能受到影響,民眾不妨提前改用數位方式。

3.搞懂保險理賠

麥克萊利說,除了手邊要有急難預備存款,民眾還要清楚知道遇到不同狀況時,保險公司的理賠規定為何。租屋者則應購買租屋保險。一般房屋保險與租屋保險對於淹水都不理賠,消費者必須另外購買淹水保險。

4.購買人壽保險

某些民眾盡量避談生死大事,但茂宜島(Maui)野火一口氣奪走115條人命。專家指出,民眾要考慮萬一遇到不測,身後留下家人經濟問題如何解決,即使購買金額不高的定期壽險(term life)也有助益。

天災頻繁,緊急預備金儲蓄需要準備更多。圖為紐約市上月豪雨成災。(美聯社)
天災頻繁,緊急預備金儲蓄需要準備更多。圖為紐約市上月豪雨成災。(美聯社)

保險 極端氣候 氣候變遷 華盛頓郵報

延伸閱讀

買保險「回報率太低」不值得? 網:產品買對不買錯才能風險轉嫁

「小犬」颱風來襲!中華郵政提供快速理賠、相關保全和房貸戶關懷措施

保險小百科/藝術品綜合險 留意理賠眉角

明揚火警釀百人死傷 中華郵政供快速理賠、保費寬限期

相關新聞

紐時:華人買房被當國安威脅 佛州新法引發歧視疑慮

紐約時報6日報導,佛羅里達州新法將中國公民購買房地產視為國安威脅,引發恐將導致歧視更加嚴重、房市冷卻的批評聲浪。

美挺巴學運未歇 2校畢典遭鬧場

支持巴勒斯坦的美國大學生校園紮營抗議行動最近幾周在全美各校蔓延,本月各大學畢業典禮首當其衝。密西根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四日...

美空軍測試F-16戰機AI自駕!空軍部長試飛完笑著這樣說

美國空軍2日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Edwards Air Force Base)執行由AI控制的F-16戰機試飛,美國...

指控波音供應商無視瑕疵遭開除!吹哨人因病猝逝享年45歲 律師悲慟回應

半島電視台2日報導,一名指控波音公司供應商忽視737 MAX飛機生產存在缺陷的吹哨者,日前因病猝逝,享年45歲。

紐約警察在哥大等校園逮捕約300人 川普大讚「真好看」

全美各地大學校園的挺巴抗議活動持續延燒,紐約校方已請求警察進入校園維持秩序,從當地4月30日晚間至5月1日早上,紐約警方...

美警攻堅哥大校園 逮捕挺巴學生

美國各大學校園支持巴勒斯坦示威引發的對立逐漸升高。洛杉磯加州大學一日爆發挺巴、挺以色列兩派示威者暴力衝突,校方請求警方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