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快訊/徐若瑄證實結束9年婚 共發聲明:克服不了雙方差異

年輕人、長者雙雙送醫!2人跑馬拉松昏倒無生命跡象 醫:恐都有這疾病

外媒:布林肯18日訪中 可能會習近平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十八日將飛抵中國大陸進行外交會談。圖為他於七日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秘書處,和該會部長級官員開會。(法新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十八日將飛抵中國大陸進行外交會談。圖為他於七日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秘書處,和該會部長級官員開會。(法新社)

美聯社及路透九日引述美國官員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下周將出訪中國大陸,進行外交會談,預定十八日抵北京,期間將會晤中方高官,包括中國外長秦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可能接見。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接受「美國之音」(VOA)專訪時對此表明,布林肯「殷切」想要訪問北京的理由之一,就是要看美中能否合作推動打開兩國軍方高層的溝通管道。

若成行 2018年來訪中最高官員

若這次能成行,布林肯將是自二○一八年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的國務卿龐培歐以來,訪中的美國最高層級官員。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於八日報導,美國國務院仍正敲定布林肯訪中的細節。一名知情人士指稱,他可望在目前中東行結束後抵達北京。

柯比受訪時表示,他雖然不能代表布林肯或美國國務院發言,但是拜登對美中關係的改善感到樂觀,而關係改善必須從彼此對話開始。柯比說,美中的溝通管道雖未完全關閉,兩軍的軍事對話卻依然未能恢復,與中國保持溝通管道暢通,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美尋求情勢降溫 避軍事誤判

柯比說,當我們在南海、台灣海峽,以及在其他印太等美中兩軍存在高度緊張關係的局面時,會想要避免誤判和衝突。有鑑於此,需要雙方高官能夠致電對方。然而,目前我們還沒辦法這樣做,這非常令人遺憾,恐有人會因此受傷。因此,降溫緊張情勢,並重新開通那些相互聯絡的管道,符合美國的利益,也會努力去達成。

今年二月,因疑似中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後來被美國軍方擊落的事件,布林肯取消原定的訪中行程,而布林肯的中國行,原本是由習近平和拜登去年十一月在印尼峇里島「廿國集團」(G20)高峰會場邊舉行「拜習會」時同意。

中:對雙方對話 持開放態度

美國國務院尚未對前述報導置評,至今也還沒正式宣布其相關行程;中國外交部同樣未予以證實,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指稱,館方沒有布林肯訪中的消息,但舉前述「拜習會」為例,表示中方對中美對話持開放態度,盼兩國相向而行,共同落實該峰會達成的重要共識。

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撰文寫道,拜登政府應該考慮用北京「能夠真正理解」的唯一語言:互惠及交易,取代共存和「護欄」般的詞彙。另一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研究員曼寧(Robert Manning)也建議,美中應以互惠措施為基礎,「一小步、一塊磚」地建立某種程度的信任。

美國 布林肯 北京

延伸閱讀

互嗆後…布林肯訪沙烏地修補關係 收穫有限

美官員披露 布林肯下週赴中國進行外交會談

布林肯與以色列總理通話 籲維持以巴兩國方案願景

布林肯:不強迫沙烏地在美中之間做選擇

相關新聞

美首位因反猶爭議下台大學校長!國會聽證會答詢惹議 賓大校長請辭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校長馬季爾(Elizabeth Magill)日前在國會聽證會就反猶言論給出爭議回覆...

過去曾在輔大任職…美內華達大學槍擊案死者是台灣教授 校方:深表遺憾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UNLV)6日發生3死1傷的槍擊案,其中一名死者為來自台灣的商學院教授張家禎,張家禎過去曾...

美內華達大學槍擊案釀3死!死者全是老師 兇嫌應徵教授未獲聘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UNLV)發生3死1傷的槍擊案,槍手已遭警方擊斃。經調查,3名死者都是教職員,其中一人來自...

白宮千億美元援以、烏、台 遭擋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六日擋下一項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一○六○億美元法案,國會今年底前恐怕不會再增加援烏資金,儘管白宮警...

白宮證實 月中拜習會

峇里島G20以來 首度面對面會談

布林肯會王毅 盼重開軍事溝通管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廿六日在國務院接待來訪的大陸外交部長王毅,王毅在開場談話中強調對話重要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