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8.5萬人受影響!京都站列車見可疑背包封鎖月台 化學藥物竟是帆船隊名

全球汽車業資本錯配嚴重 車商縮減EV計畫、轉聚焦這種車款

全球電動車銷售減緩反映市場遭遇兩大障礙,除了售價高不可攀外,充電站不足也阻撓電動車駛進大眾市場。歐新社
全球電動車銷售減緩反映市場遭遇兩大障礙,除了售價高不可攀外,充電站不足也阻撓電動車駛進大眾市場。歐新社

全球電動車(EV)生產速度超過需求,銷售隨之減緩,迫使業者降價促銷、侵蝕利潤。這凸顯汽車業此刻遭遇的問題:資本可能配置在錯的地方。

外媒報導,銷售減緩反映電動車市場遭遇兩大障礙:1.目前電動車售價對一般消費者高不可攀,潛在買家望而卻步;2.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如果有朝一日電動車價格比汽油車低廉,或者充電站充足無虞,排除了這兩大路障,電動車就可望駛入大眾市場。

電動車駛進大眾市場遭遇兩大路障

令人擔心的是,如果價格久久降不下來,或充電基礎設施遲遲無法滿足需求,大多數汽車駕駛可能繼續拒開電動車。這種情境不將僅衝擊電動車產業,也將妨礙世界各國達成去碳化長期目標。

政府大可藉稅務措施鼓勵消費者買電動車,或藉加稅勸阻民眾繼續買汽油車,但汽車業者表示,用這種「掐喉嚨」手段逼消費者就範,並非良策。在法國,調高燃料稅就激起「黃背心」抗議浪潮。

轉型至電動車需要時間,布建充電站網絡並非一蹴可幾;一旦新車款推出後,價格自然會下滑。一位曾擔任英國政府電動車顧問的專家預期,未來兩年,電動車市場將蹣跚而行,需求可能要到2020年代下半段才會回升。

因此,面對目前電動車跟汽油車相比「價格較貴,性能又沒那麼好」的現實,製造商必須預先備妥因應對策,確保在轉型至電動車的過渡期間不至於因資本配置錯誤,尤其是投注鉅資開發新電動車、排擠掉推出新汽油車款的經費,而陷入「兩頭落空」的困境——消費者需求仍大的汽油車沒新車款可賣、買氣減弱的電動車又滯銷。

覺悟「資本錯配」 車廠轉而聚焦油電混合車

擴產電動車的速度快慢是關鍵,也是目前汽車業董事會紛紛研商的議題。從福特(Ford)、通用(GM)到賓利(Bentley),全球汽車製造商已紛紛縮減電動車開發計畫,轉而聚焦於油電混合車(hybrid),希望內燃機引擎車這個金母雞下蛋下久一點。

隨著電動車銷售減速,擁有Prius暢銷油電混合車的豐田過去一年來股價勁揚,其來有自。豐田堅持油電混合車的獲利策略,曾令分析師質疑守成不知變通,以致在純電動車市場遙遙落後。但如今看來,豐田在電動車轉型期持續押寶油電混合車的策略正收割成果:無須承受鉅額的初期損失,不必面臨需求前景不明的不確定性,而且賣油電混合車比賣非油電款賺錢。

分析師警告,汽車業普遍犯了「巨大的資本配置錯誤」。展望2025年車市,看不出任何因素能使電動車需求大幅加速成長。降價是刺激買氣、提高電動車普及率的猛藥;然而,眾多車廠已因製造電動車蒙受鉅額虧損,進一步降價空間非常有限。

但若過度放慢發展電動車的腳步,可能冒著喪失競爭優勢的風險。

一位業界主管認為,如果比亞迪(BYD)和其他中國大陸汽車公司銷售的電動車品質跟歐美車一樣好,但價格較低廉,是一回事;假如陸廠賣的車品質更優,價格也比歐美車便宜,西方電動車製造商要超車陸廠,將是不可能的任務。

售價 消費者 電動汽車

延伸閱讀

鴻海MIH聯盟大將換人!股價如何反應?3年造車夢未來怎麼走?

市場情報:馬斯克個性兩極化影響特斯拉成長

2024第一季電動車戰報:Tesla獨占鰲頭、國產n7緊追其後

汽車零組件廠迎接訂單大潮

相關新聞

美14歲少年持長槍在校外行走!還沒進校園就遭警方擊斃

ABC報導,美國威斯康辛州一所中學校園外1日發生槍擊事件,一名14歲槍手持長槍,在與警方對峙後遭擊斃,所幸未造成其他傷亡...

真的出手了? 路透:日本可能在4月29日動用5.5兆日圓干預匯市

路透報導,根據日本央行的數據,官員可能在4月29日動用了約5.5兆日圓,支撐日圓匯價。報導指出,外匯交易需要兩天時間進行...

Google母公司首發股利 股價盤後飆14%市值破2兆美元

Google母公司Alphabet上季營收躍增15%,宣布首次派發股利0.2美元,且將實施規模700億美元的庫藏股。Al...

Meta股票大跌 執行長祖克柏淨資產一天縮水180億美元

Facebook母公司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的淨資產周四迅速縮水180億美元。他前一天在...

美田納西州眾院允許教師攜槍入校 抗議者嗆「雙手染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槍枝暴力作為全美兒童頭號死因的背景下,田納西州眾議院23日通過一項爭議法案,允許教職...

終於!美參院通過950億美元援助烏以台法案 將提交拜登簽署

美國聯邦參議院23日表決通過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包裹法案,接下來將上呈總統拜登簽署成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